(真题模拟精选)2021高考历史“点中点”特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答案.doc
2021高考历史“点中点”特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解”。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A.魏源、洪仁玕B.洪仁玕、康有为C.康有为、孙中山D.孙中山、陈独秀
2、二十世纪初,《浙江潮》载文《民族主义论》有“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之说。这一说法反映了当时中国
A.政党力气多元化?????B.政权更替频繁
C.社会思潮演进加快???D.民主革命进程加速
3、?中文“民主”一词最早消灭于《尚书》中,该书提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对这里的“民主”理解最精确?????的是
A.人民主权???B.以民为主???C.为民之主???D.民为邦主
4、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快速的社会。下列政治力气中曾属近代反封建的进步力气后又被时代进步潮流快速“新陈代谢”的有
①地主阶级抵制派???②洋务派???③维新派??④资产阶级革命派??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方案用15年完成从学校到高校的学业。留美幼童赴美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清朝官员深为不满:“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同学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1881年,留美幼童被遣送回国。以上状况表明()
A.统治者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守旧观念阻碍近代人才的培育
C.新式学堂开头在中国消灭D.西方文化传入动摇了儒家思想地位
6、德国汉学家李博教授曾指出:“大约直到1919年,中国人对欧洲各社会主义流派的了解,几乎全部来自日语,或是欧洲语言原著的日文翻译,或是日语的社会主义著作。”这段材料反映出
A.日本是各社会主义流派传入中国的唯一渠道
B.十月革命在当时对中国的思想界无任何影响
C.留日同学已成为中国传播先进思想的主力军
D.日译西书的出版是促成五四运动发生的主因
7、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精确?????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进展资本主义?????B.争取民族独立,抵制外来侵略
C.实行民主共和,反对外国侵略?????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近代化
8、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挨次是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
9、对下列图片所涉及的历史学问分析正确的有
魏源????????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
①魏源主见“师夷长技”,这是历史上由“中学西传”向“西学东渐”转变之始②梁启超反对君主专制,主见实行君主立宪,标志着“西学东渐”由物质层面进展到社会制度层面③孙中山主见用革命推翻清王朝和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将西学东渐由君主立宪进展到民主共和④李大钊宣扬民主与科学,西学东渐从制度到思想;李大钊宣扬十月革命,西学东渐从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到学习马克思主义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0、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两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连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推动中国近代化??????B.实行民主政治????C.实现中国工业化????D.启蒙与救亡并重
11、梁漱溟先生曾断言:“假使西方化不同我们接触,中国是完全闭关与外间不通风的,就是再走三百年、五百年、一千年也断不会有这些轮船、火车、飞行艇、科学方法和“德谟克拉西”精神产生出来。这句话就是说:中国人不是同西方人走一条路线。”和这段论述的主题最贴切的是(????)
A.中国绝不行能自行进入资本主义????????B.中国根本不会产生和进展资本主义
C.中国不行能消灭资本主义萌芽??????????D.西方文明远比中国文明优越?
12、二十世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