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知识讲解.pptx
税务知识讲解日期:}演讲人:
目录01税务基础知识02个人所得税03企业所得税04增值税05税务筹划与风险防范06税务稽查与争议解决
税务基础知识01
税法的定义税法是国家权力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凭借其权力,以国家立法形式,对税收进行的法律规范。税法的基本原则税收法定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税收效率原则和税收社会政策原则。税法的定义与原则
按照征税对象的不同,可将税种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等。税种分类流转税具有征税范围广、税负易于转嫁等特点;所得税具有直接税、税负不易转嫁等特点;财产税具有征税对象比较稳定、税负相对公平等特点;行为税具有征税对象特定、税负较轻等特点。税种的特点税种的分类与特点
纳税人义务与权利纳税人权利享受税收优惠、申请减税免税、对税务机关的决定进行申诉和复议、检举税收违法行为等。纳税人义务依法纳税、如实申报、按时缴纳、配合税务检查等。
个人所得税02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工资、薪金所得01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劳动分红、津贴等以及与任职、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02指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和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来源于企业所得的生产经营所得也包含在内。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03指个人承包、承租、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劳务报酬所得04指个人从事独立活动取得的所得,如独立从事独立活动取得的所得,包括独立从事设计、制图、医疗、会计、审计、咨询、讲学等独立活动取得的所得。
税率与计税方法税率个人所得税采用超额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所得项目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计税方法个人所得税的计税方法包括综合所得计税和分类所得计税两种。综合所得计税是将纳税人的各项所得综合起来计算纳税金额;分类所得计税是将纳税人的各项所得分类计算纳税金额。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免税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税收筹划通过合理安排收入、费用等方式,减少应纳税所得额,降低税负。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可在税前扣除。免税所得包括国家规定的特定补贴、津贴,以及符合规定的福利费、保险赔款、退役金等,这些所得免于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对于特定的行业、地区、人群等,国家会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员工,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减税政策对于纳税人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损失,可在一定范围内减征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减免政企业所得税03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按照中国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企业和其他组织。征收范围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以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从事生产经营或虽未设立机构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外国企业。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对象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与计算税率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一般为25%,但对于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可以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计税方法税前扣除项目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采用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税率的办法,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企业所得税允许在税前扣除的项目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等,这些项目的计算必须符合税法的规定。123
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为了鼓励某些行业的发展和扶持某些地区,国家会制定一系列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如减免税、税收抵免、税收递延等。030201技术创新优惠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创新企业,可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技术转让所得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产业升级优惠针对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需要,国家会对特定行业或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增值税04
一般范围在中国境内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发生应税行为,以及进口货物。特定范围特定行业或特定项目,如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等。免税范围包括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避孕药品和用具、古旧图书等。零税率出口货物,以及在境外提供的规定服务和无形资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税率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产品,设置不同的税率,如13%、9%、6%等。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或特定行业,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其中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进项税额为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增值税,可在销项税额中抵扣。增值税的税率与计算计算方法简易计税方法进项税额抵扣
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