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上学期第一周《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设计.docx

发布:2025-04-30约4.6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上学期第一周《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上学期第一周《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9月3日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今天咱们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世界,探索地理的奥秘!???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奇妙的地理之旅吧!????

核心素养目标

1.理解大气运动的原理,培养地理空间思维。

2.通过观察和实验,提升地理实践能力。

3.认识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地理责任意识。

4.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即热力环流的形成机制。

-精准描述大气水平运动的规律,包括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通过实例分析,如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的分布和成因。

2.教学难点:

-难点在于理解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和大小,以及其对大气运动的影响。

-难以把握热力环流中空气上升和下沉的动态过程,特别是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的相互作用。

-学生可能对大气运动的三种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感到困惑。

-举例说明:在讲解地转偏向力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来感受北半球和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不同方向。在分析热力环流时,通过动画或模型展示空气的上升和下沉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印象。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人手一本地理教材,特别是高中地理上册。

2.辅助材料:准备与大气运动相关的图片、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热力环流动画视频等。

3.实验器材:准备气球、塑料管、风扇等,用于模拟热力环流实验。

4.教室布置:布置教室,设置实验操作台和小组讨论区,以便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讨论。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发布包含大气运动基本概念、热力环流原理的PPT和视频资料,要求学生预习并思考大气运动的原因和类型。

-设计预习问题:如“大气运动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赤道附近会有低压带?”等问题,引导学生预期能够理解大气运动的驱动力。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班级微信群收集学生的预习反馈,确保学生完成预习任务。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阅读提供的资料,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思考的问题提交给教师。

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和微信群进行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地球自转引起的太阳辐射不均案例,引出大气运动的概念。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影响大气运动。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实验,让学生通过操作风扇和气球模拟大气运动。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实验中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讲解的知识点。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

-提问与讨论:学生在实验中遇到问题时,积极提问并与其他同学讨论。

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核心原理。

-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运动。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与大气运动相关的案例分析题,如“分析某地区气候类型与大气运动的关系”。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相关地理科普书籍和在线课程,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批改作业,提供反馈,鼓励学生深入思考。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案例分析题,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学习:利用推荐资源进行深入学习,拓宽知识面。

-反思总结: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反思学习效果,提出改进建议。

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反馈,以下是对本节课《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习后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具体效果分析:

1.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能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