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1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docx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太阳辐射的热量分布不均
C、地球形状不规则
D、气压差
2、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大气由高纬度地区流向低纬度地区?
A、高纬度地区气温高,低纬度地区气温低
B、低纬度地区气压低,高纬度地区气压高
C、高纬度地区气压高,低纬度地区气压低
D、高纬度地区气压低,低纬度地区气压高
3、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B、太阳辐射的不均匀C、地面冷热不均D、气压的差异
4、冷热不均导致大气运动时,热的地方()
A、温度下降,气流上升B、温度上升,气流下降C、温度上升,气流上升D、温度下降,气流下降
5、问:以下哪项因素不会导致地表温度分布不均?
A.地形的高低差异
B.海陆分布
C.海洋流的影响
D.人类活动
6、问:下列哪个现象是由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直接结果?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质构造运动
C.星际尘埃
D.植物群落变化
7、下列关于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原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导致的科里奥利力
B、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不均
C、地球形状不规则
D、大气本身的密度差异
8、下列关于热力环流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热力环流是由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的
B、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C、热力环流可以使大气温度趋于均匀
D、热力环流是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综合
9、9月23日,北半球昼夜平分,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A、近日点附近
B、远日点附近
C、春分点
D、秋分点10、大气加热的主要方式是:
A、地面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被加热
B、大气层吸收太阳辐射直接被加热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加热大气
D、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被加热
11、大气垂直运动产生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气团水平温差
C.地面辐射
D.对流
12、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会从:
A.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B.低压区流向高压区
C.高压区流向高地
D.低压区流向高地
13、假设地球表面没有大气层,下列哪种现象最不可能发生?
A.昼夜温差减小
B.没有风的形成
C.温室效应消失
D.地球表面温度变化更加剧烈
14、关于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以下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
A.温度较高的地区空气密度较小,空气上升
B.温度较低的地区空气密度较大,空气下沉
C.大气运动仅由地面冷热不均造成
D.上升的暖空气与下降的冷空气之间形成了循环流动
15、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A、地球自转
B、地球形状
C、地球上的水循环
D、太阳辐射的差异
16、下列哪个现象不属于大气运动的直接结果?()
A、海陆风
B、季风
C、洋流
D、温室效应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
第一题
题目:
假设你是一名气象观测员,现在需要说明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原因,并列举两个典型地区对该现象的影响。
答案和解析:
第二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
材料二:世界某地区110°E-125°E地区经向风和纬向风变化情况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北半球夏季中国气温偏高、新西兰气温偏低的主要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该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的季节变化原因,并说明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
第三题
题目背景与要求
在赤道附近,由于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受热后温度较高,导致空气膨胀上升形成对流。而到了高纬度地区,因为太阳辐射较弱,气温较低,空气下沉。这种因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垂直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特定的大气环流模式——哈德莱环流圈。假设现在有一股空气从赤道出发向北移动至30°N,并在此处下沉,然后沿地面向南返回赤道。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这股空气在从赤道到30°N的过程中,其温度、湿度、气压的变化趋势。
2.当这股空气到达30°N并开始下沉时,它会如何影响当地的气候?
3.这种大气运动模式对全球气候有何重要意义?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太阳辐射的热量分布不均
C、地球形状不规则
D、气压差
答案:B
解析:大气运动是由于地球表面受到太阳辐射热量的不均匀加热,导致不同地区之间的温度差异,从而产生气压差,最终引起大气运动。
2、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大气由高纬度地区流向低纬度地区?
A、高纬度地区气温高,低纬度地区气温低
B、低纬度地区气压低,高纬度地区气压高
C、高纬度地区气压高,低纬度地区气压低
D、高纬度地区气压低,低纬度地区气压高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