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docx
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通过复习和巩固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提升二年级学生对基本算术运算的熟练度。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题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培养学生数感,提高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操作和练习,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在小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初步了解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学生对数学学习普遍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尤其是在游戏和实际操作中。他们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能快速掌握新知识,而部分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指导。学习风格上,有的学生喜欢直观操作,有的则更倾向于抽象思考。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包括对加法和减法算理的理解不够深入,特别是在解决复杂问题时难以灵活运用。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需要教师引导他们仔细检查和校正。在合作学习时,部分学生可能缺乏主动性和沟通技巧,需要教师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计时器、计数器
-课程平台:教科书、配套练习册、在线教学平台(仅限课堂展示)
-信息化资源:数字加法、减法动画、在线练习题库、电子白板软件
-教学手段:实物操作教具(如计数器、方块等)、学生自制学习卡片、小组合作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手持一个装有10个红色和10个蓝色小球的透明袋子,走到学生面前,问:“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这个袋子里有多少个球?”
2.学生猜测,老师记录下他们的答案。
3.老师打开袋子,让学生数一数实际有多少个球,引导学生发现实际数量与猜测之间的差异。
二、新课导入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加法和减法,提问:“谁能告诉我,我们是如何用加法和减法来计算两个数相加或相减的结果的?”
2.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是的,我们通过将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可以得到它们的和或差。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尝试解决一些更复杂的问题。”
三、探究新知
1.老师展示一个加法问题:“小明有5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3个苹果,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
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举手回答。
3.老师板书计算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算式的意义。
4.老师再展示一个减法问题:“小华有8个橘子,他吃掉了3个橘子,小华还剩下多少个橘子?”
5.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举手回答。
6.老师板书计算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算式的意义。
四、巩固练习
1.老师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3.老师选取几道典型题目,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解题过程。
4.学生展示后,老师点评并总结。
五、拓展延伸
1.老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的妈妈要买5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8元,她需要支付多少钱?”
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举手回答。
3.老师板书计算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4.老师再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小华的爸爸要买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2元,他需要支付多少钱?”
5.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举手回答。
6.老师板书计算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课堂小结
1.老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以及如何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3.老师总结:“是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还学会了如何运用它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多的问题。”
七、布置作业
1.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老师提醒学生注意审题,仔细计算,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八、课堂反思
1.老师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今天的学习,你们觉得有什么收获?”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老师认真倾听并给予肯定。
3.老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还学会了如何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学习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数学乐园》:这是一本针对小学生设计的数学趣味读物,内容涉及数学基础知识,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通过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