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2框 合理利用网络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docx
2024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2框合理利用网络教学实录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2框合理利用网络教学实录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2024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2框合理利用网络》。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主要围绕网络生活展开,引导学生了解网络的特点、网络交往的意义以及如何合理利用网络。这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网络现象和经验密切相关,有助于他们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学生将通过学习,提升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增强遵守网络道德与法律的认识,同时学会在网络空间中正确表达个人观点,维护良好网络秩序,从而培养健康、理性的网络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的特点,认识到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重要性。
②掌握合理利用网络的方法,包括时间管理、信息筛选和网络安全防护。
③培养学生在网络生活中的法律意识,了解网络行为的法律边界。
2.教学难点,
①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克服网络成瘾等问题。
②教会学生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网络道德和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③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网络交往中的人际关系处理和自我保护技巧。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2024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网络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3.教室布置:布置教室环境,包括设置分组讨论区,以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首先,通过展示一组网络使用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使用网络的经历,引发学生对网络生活的思考。然后,提出问题:“网络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同时也存在哪些问题?”以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网络生活新空间。
2.新课讲授
①讲解网络信息的特点,如信息量大、更新快、传播广等,并举例说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的现象。
②分析网络交往的意义,如拓宽人际交往圈、获取知识、娱乐休闲等,同时强调网络交往的利弊。
③介绍合理利用网络的方法,如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学会信息筛选、保护个人隐私等。
3.实践活动
①学生分组讨论: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为主题,每组提出至少3条建议,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②角色扮演:模拟网络生活中的场景,如网络安全、网络成瘾等,让学生体验并讨论如何应对。
③案例分析:展示网络纠纷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学生小组讨论
①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如如何判断网络信息的真伪,如何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
②网络道德与法律意识:如如何在网络生活中遵守道德规范,如何了解并遵守网络法律。
③网络自我保护:如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如何避免网络欺诈。
5.总结回顾
内容:首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强调网络信息辨别能力、网络道德与法律意识、网络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网络素养。最后,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如何合理利用网络的短文。
用时:45分钟
(1)导入新课(5分钟)
-展示网络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网络生活经历(1分钟)
-提出问题,引出本节课主题(2分钟)
-简要介绍本节课内容(2分钟)
(2)新课讲授(15分钟)
-讲解网络信息特点(5分钟)
-分析网络交往意义(5分钟)
-介绍合理利用网络方法(5分钟)
(3)实践活动(15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5分钟)
-角色扮演(5分钟)
-案例分析(5分钟)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网络信息辨别能力(3分钟)
-网络道德与法律意识(3分钟)
-网络自我保护(4分钟)
(5)总结回顾(5分钟)
-回顾本节课内容(2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知识(2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1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网络信息的特点,如快速传播、广泛覆盖、良莠不齐等。
-学生掌握了网络交往的意义,包括拓展人际交往、获取知识、休闲娱乐等。
-学生了解了合理利用网络的方法,包括时间管理、信息筛选、网络安全防护等。
2.能力提升:
-学生在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上得到显著提升,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