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_T3448-2023_榆黄蘑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ICS65.020
CCSB05
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448—2023
榆黄蘑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industrialproductionofgoldenoystermushroom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3448—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济责、沈健、张欣、赵义涛、刘延超、于晓东、于德威。
I
DB22/T3448—2023
榆黄蘑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榆黄蘑(Pleurotuscitrinopileatus)工厂化生产程序,规定了场地环境、厂区建设、生
产技术(包括菌种、原料管理、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养菌、出菇管理)、采收、包装、标
识、储运和菌糠处理等阶段的操作要求,描述了生产记录与档案等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榆黄蘑的工厂化袋栽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50.1压力容器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
GB/T30134冷库管理规范
GB/T32950鲜活农产品标签标识
3
GB/T12728—2006、DB22/T1583—2012、DB22/T2125—20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注:菌盖黄色,菌肉白色,漏斗状,丛生。
利用软木枝条作培养基生产的菌种。
[来源:DB22/T1583—2012,3.1,有修改]
1
DB22/T3448—2023
3.3
液体菌种liquidspawn
用于生产和销售的榆黄蘑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液体繁殖材料,包括摇瓶液体菌种、发酵罐菌
种。
[来源:GB/T12728—2006,2.5.30,有修改]
3.4
工厂化生产industrialproduction
在模拟生态环境条件下,实现智能化控制、机械化作业于一体的榆黄蘑连续生产方式。
[来源:DB22/T2125—2014,3.1,有修改]
4
技术流程
榆黄蘑工厂化生产技术路线图见图1。
图1
5
场地选择在交通、水、电便利的位置,周围5km以内无畜禽场等污染源。环境应清洁干净,排水
系统通畅,地面平整,严格划分污染区和清洁区,应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的风险。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391的要求。
2
DB22/T3448—2023
6
厂区建设
6.1
厂区布局
根据生产工艺,结合当地环境条件规划厂区,厂区布局见图2。水电配置应满足工厂设计产能的需
求,应配备应急发电机。
图2
厂区布局图
位于厂区下风口或相对独立的场所,便于物料运输车出入,设有储料库和堆料场。储料库建议使用
前后双门,后门进前门出。配备拌料机、输送机、铲车、料斗等。
区内设有拌料、装袋两个场所,配备pH测定仪、水分测试仪、连续拌料-装袋-封口一体机。
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和相应的配套设施,由密闭的隔墙将灭菌器安装区域分隔为有菌区和无菌区。
冷却区分为缓冲道、强冷却室。缓冲道应配备轴流排气扇(单向),强冷却室应配备新风系统和冷
风机(直冷式或冷风机组等),环境净化程度应达到万级(配备消毒设备)。
配备发酵罐或制备枝条菌种的相应设施设备,净化程度达到万级,接种区净化程度达到百级,地面
以设立两个更衣室为宜,风淋间和接种室,配备相应的温、湿度控制系统、新风系统和消毒设备,
3
DB22/T3448—2023
冷却室、缓冲室、接种室净化程度达到万级,接种区净化程度达到百级,地面无扬尘。
6.2.7
养菌区
配备养菌架和环境(温、湿、光、气)控制系统。
6.2.8
出菇区
配备出菇架和环境(温、湿、光、气)控制系统。
6.2.9
预冷、采收、包装、储藏区
包装和储运符合NY/T3220要求,冷库设计符合GB50072要求,冷库使用和管理符合GB/T
30134要求。
6.2.10
菌糠处理区
靠近出菇区,便于车辆运输,应为独立场所,不应对环境造成污染。
7
生产技术
菌种
7.1
7.1.1
品种选择
选择经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审)定登记的且优质、高产、抗性强、性状好、适宜工厂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