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临床医师定期考核中医知识必考题库及答案.docx
2025临床医师定期考核中医知识练习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B.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中医理论体系有两个主要特点,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强调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2.下列属于阴的属性是()
A.向上的
B.温暖的
C.无形的
D.下降的
E.明亮的
答案:D
解析: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
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
A.实寒证
B.实热证
C.虚寒证
D.虚热证
E.阴阳两虚证
答案:C
解析:“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指用补阳的方法来治疗阳虚阴盛的虚寒证,即“阴病治阳”。
4.五行中,“金”的“所胜”之行是()
A.水
B.火
C.木
D.土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五行相克关系中,“所胜”是指“克我”的一方,金克木,所以金的“所胜”之行是木。
5.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传化物
B.实而不能满
C.藏精气
D.泻而不藏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6.具有“主运化”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答案:C
解析: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运化水谷是指脾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其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
7.主管生长发育是()
A.肝的功能
B.心的功能
C.脾的功能
D.肺的功能
E.肾的功能
答案:E
解析:肾藏精,精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肾精充足则人体生长发育正常,生殖功能旺盛;肾精不足则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低下。
8.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是()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答案:C
解析: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所以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是脾。
9.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
A.宗气
B.营气
C.卫气
D.元气
E.中气
答案:D
解析: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由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
10.具有调节汗孔开合作用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脏腑之气
答案:D
解析:卫气具有温养全身、护卫肌表、调节腠理开合和汗液排泄的作用,能调节汗孔的开合,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11.足阳明胃经在下肢的循行部位是()
A.外侧前缘
B.外侧中线
C.外侧后缘
D.内侧前缘
E.内侧中线
答案:A
解析: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手足三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所以足阳明胃经在下肢的循行部位是外侧前缘。
12.六淫邪气中,具有“重浊”特点的是()
A.风
B.寒
C.暑
D.湿
E.火
答案:D
解析: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为: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重浊”是指湿邪致病,其临床表现具有沉重、秽浊的特点。
13.下列情志相胜关系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怒胜思
B.思胜恐
C.恐胜喜
D.喜胜悲
E.悲胜怒
答案:E
解析:情志相胜理论是根据五行相克的原理来确定的,即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悲、悲胜怒。所以“悲胜怒”是正确的,选项内容有误。
14.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是()
A.正气
B.正气不足
C.邪气
D.邪气亢盛
E.邪气损正
答案:B
解析: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正气充足,脏腑功能正常,气血充盈,卫外固密,病邪难以侵入,疾病也就无从发生;正气不足,防御能力低下,邪气易于入侵而发病。
15.阳偏盛的病理状态是()
A.阳气亢盛,机能亢奋,热量过剩
B.阴液不足,阳气失制而偏盛
C.阳气亢盛,耗伤机体的阴液
D.阴寒之邪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解析:阳偏盛即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病理性偏盛、机能亢奋、机体反应性增强、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
16.虚证的病理特点是()
A.邪正交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