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企业数据资产确认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综述2100字】.docx

发布:2025-04-25约2.1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企业数据资产确认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综述

1.1会计目标理论

会计目标理论最早是由美国会计学会(AAA)在1938年发表的《试论公司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原则》中提出,用于阐述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对象及要求等问题。会计目标理论于20世纪30年代兴起,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被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所采纳。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了第1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正式将会计目标理论作为制定会计准则的起点导向。从这以后,这种以会计目标理论为导向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逐渐取代了以会计假设为导向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被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所采纳。目前,会计目标理论存在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信息的目标在于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重点关注历史信息,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企业资源使用和经营管理责任的有效性。而决策有用观则认为会计信息的目标在于提供决策有用信息,认可未来信息的重要性,有助于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

依据决策有用观,企业需要提供可靠而相关的会计信息,以满足债权人、投资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企业的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能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若不能确认为资产反映在企业会计信息中,会导致数据的价值未纳入企业会计信息中,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影响外部投资者。比如,拥有大量数据的互联网企业可以通过对其数据的挖掘、运用来提升运营能力等,实际上具有潜在的盈利能力。若不能对这类企业的数据进行资产确认,数据的价值不能反映在企业会计信息中,导致债权人、投资者等外部信息使用者低估企业的经营业绩和发展能力,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所以,为了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准确地反映自身实际价值,更具有决策有用性,有必要对数据资产进行确认,以满足债权人、投资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

1.2会计确认理论

会计确认理论最早是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84年在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5号》(SFACNo.5)中提出,用于明确某一会计事项应作为哪种会计要素计入财务报表的问题。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公告中将“确认”定义为“把某一会计事项作为一项资产、负债、收入或费用等会计要素正式予以记录、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会计确认作为整个会计系统中的首要环节,是后续会计计量、记录及报告的基础。若会计确认不正确,会影响后续会计计量、记录及报告的准确性,影响会计信息对使用者的决策有用性。FASB同时还提出了会计确认应具备的四项基本标准,包括可计量性,可定义性,可靠性和相关性。在这之后的研究文献中,基本都采用或默认了SFACNo.5中关于“确认”的定义,并大多基于这一概念基础。对会计确认原则、标准等问题展开讨论。

会计确认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企业会计准则上,其中关于资产的定义是数据资产确认的主要理论依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十条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数据通常是由企业通过采购、收集、储存、整理等活动所形成,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活动所形成,而非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形成,满足“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这一条件。企业的数据来自于对外采购或对内收集活动,能够被企业拥有或者控制,也满足“由企业拥有或控制”这一条件。同时,数据能通过提升经营效率等方式为企业创造价值,也能满足“预期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这一条件。所以,数据满足资产定义的各个条件,具备确认为资产的合理性。

1.3产权理论

产权理论最早是由经济学家科斯(RonaldH.Coase)于1991年所提出来的,用于揭示产权对经济资源配置的影响。科斯提出的产权理论认为,一项经济资源的产权人享有其利润占有权,产权人有较强的激励动机去不断提高该项经济资源的效益,而没有产权的社会是一个效率低下、资源配置无效的社会。产权理论提到,能够保证社会经济高效率运转的产权应该具备四个特征,分别是明确性、专有性、可转让性及可操作性。其中,明确性是指产权不仅包括财产所有者的各种权利,还包括对限制或破坏这些权利的处罚,是一个完整体系。专有性则指产权能使某一行为所产生的所有收益和损失均可直接与有权实施这一行为的人相联系。而可转让性是指财产所有者的各种权利都可以被引导至最有效益的用途上。明确的产权同样能用于解决外部不经济问题,可以避免某项活动实施时会存在社会成本高于个人成本的情况,即避免当行为人的某项事务或活动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时却未因此作出任何补偿的情况。

根据产权理论,企业的数据作为一项能创造经济价值的重要资源,若不对其产权进行界定,会影响企业对数据的运用,导致数据的价值得不到充分利用。对于企业而言,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