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数学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 青蛙吃虫子教案2025春 .pdf

发布:2025-04-24约2.56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课时青蛙吃虫子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66〜67页内容

【内容简析】

本课学习两位数和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科书通过“青蛙吃虫子”这一有

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学习解决问题。并借助计

数器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道理和计算方

法。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2.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法与学法】

1.本课要引导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的意识,并经历借助计数器探索算法的过程。

2.本课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时间,让学生借助计数器表达清楚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两位数减两

位数的计算过程,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猜谜语: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猜一种动物。(青蛙)

这幅图是青蛙吃虫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有什么?

生:大青蛙说:我吃了65只虫子,小青蛙说:我吃了32只虫子。

师:谁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

生2: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虫子?

生3: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虫子?

引出课题:青蛙吃虫子。

[设计意图]这一环创设了一个猜谜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一)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

师:怎么列式?你能不能自己列式,再尝试计算出结果。可以通过摆小棒或拨计数器得出结

果。

(二)探究65+32=?的计算方法

生1:摆小棒。65是6个十和5个一,用6捆小棒和5根来表示,32是3个十和2个一,用

3捆小棒和2根来表示,要把它们合在一起,6捆和3捆合在一起是9捆,也就是9个十,即

“60+30二90”,5根和2根合在一起是7根,也就是7个一,再把9个十和7个一合在一起就是97,

即“90+7二97”。

生2:拨计数器。先在十位拨6个珠子,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表示65,再往十位拨3个珠子,

十位就是9个珠子,再往个位拨2个珠子,个位就是7个珠子,合起来就是97。

师:“60+30〃和“5+2”分别是操作过程中的哪一步?

生2:把3个珠子拨在十位上和原来十位上的6个珠子合在一起是“60+30”,把个位上的5

个珠子和个位上的2个珠子合在一起是“5+2”。

生3:我先用65+30=95,再加上个位的2,就是95+2二97。

生4:把65分成60和5,把32分成30和2,60+30=90,5+2=7,90+7二97。

1

师小结:大家特别棒,用了这么多方法。不管哪种方法,我们都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几个一

加几个一。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交流各自算法的机会,鼓励和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让学

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为不同的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供有效途径。

(三)解决第二、三个问题

师: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虫子?或者: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虫子?怎么列式?

生:65-32=

师:该怎样计算呢?(教学过程与65+32相同)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计算65-32=?,然后说说

你是怎样算的。

(三)对比、提升

师:快速计算以下四道题:36+3=57-4=65-31=41+47=。

同学汇报结果。

师: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生1: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

生2:计算时要细心。

师总结:同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