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3讲 列强侵华的加剧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发布:2025-04-28约9.3千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3讲列强侵华的加剧和民族危机的加深课题1鸦片战争与边疆危机

【整体把握】中国近代史的知识脉络1、时间:2、社会性质:3、两大矛盾及任务:4、两个阶段:5、三条主线:①一大主题:②四大阶级:③三个层次:1840—1949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级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反封建)民族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反侵略)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侵略史/抗争史/探索史近代化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器物——制度——文化

【鸦片战争前中英国情对比】明清中国西方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确立代议制民主制度,迈进资本主义时代经济小农经济仍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加速资本原始积累;开展工业革命思想程朱理学仍占统治地位,厉行思想控制多次思想解放运动冲破了教会和封建思想的束缚科技传统科技仍领先,日益落后于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农业文明(封建主义)西方:工业文明(资本主义)

1839-1842年侵略阿富汗1834年侵略文莱、泰国完成对印度殖民占领“19世纪上半期,英国侵占印度,又不断对缅甸、阿富汗、伊朗等国发动侵略。它在东方建立的殖民体系,已经成为侵略中国的前沿阵地。”英国掌握着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在美洲、非洲争夺殖民的同时,把目标对准了亚洲。法国从越南打开侵入亚洲的缺口。19世纪40年代,俄国势力侵入中国东北和新疆地区。鸦片战争前夕,英国和其他殖民主义国家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但清政府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寻求海外市场和生产原料英国棉纺厂(一)英国发动战争的原因:1、根本原因:英国意图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一、第一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表年度英国输华中国输英中国对英国贸易额1795-179953730155799722(+)3469571830-183373350239950286(+)2615263鸦片在中英贸易中的比重(1837-1838年)英国输华中国输英中国对英国贸易正当贸易鸦片贸易总值总值220万340万560万310万(-)250万英国把鸦片大量输入中国,试图将中国逐步变为入超(贸易逆差)正当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贸易顺差)英国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

虎门销烟“(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2、直接原因: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企图以武力打开中国市场。3、重要原因:(1)中国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西方,清廷统治危机严重。(2)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市场广阔。损害健康白银外流加剧政治腐败和人民负担削弱军队战斗力(一)英国发动战争的原因: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①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②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③虎门销烟一方面唤醒了当时中国很多爱国的有识之士,他们开始反省,重新定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再以天朝上国自居。④加速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以及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思考】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禁烟运动的影响

时间1840-1842过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结果1840年6月---1841年5月陷定海逼天津攻广州1841年6月---1842年8月占香港岛进吴淞到南京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和英军谈判。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一些列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等。(二)经过: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三)结果:条约内容影响《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加重人民负担打开中国东南门户,改变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心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破坏中国贸易主权破坏中国领海主权列强在华租界前身割地(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巡查贸易”居住传教权体现了英国工业革命后自由贸易的经济政策,值百抽五的低关税便于英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最能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给予另一国享受特权和优惠时,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片面最惠国待遇就是外国要求中国给予最惠国待遇,但它们并不把最惠国待遇给予中国,因此是“片面”的、单方面的。领事裁判权:英国人在中国犯罪,中国法律不能管理。这种特权亦称“治外法权”,严重侵犯了所在国的司法主权。租界:帝国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