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
——马克思《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太平天国运动的两大纲领;;二、洋务运动;重要概念——洋务企业的经营方式与生产方式
(1)经营方式:洋务企业的经营方式主要有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三种类型。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的资金全部源于官府拨款,企业完全属于国家,属于官办企业。民用企业的资金来源则比较复杂,存在着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三种形式,其中官督商办、官商合办都有民间资本的介入,带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
(2)生产方式:洋务企业采用机器生产,这是其不同于古代官营工业的主要表现,标志着中国工业化的开端。;拓视野;;根据课本,归纳19世纪中后期中国哪些地区遭遇边疆危机?;;;命题点从文明交流角度考查近代西学东渐
1.(2022·湖南高考,6)晚清时期,中国人惊奇地发现西方物理学揭示的一些原理,与《墨子》记载有相似之处。自秦汉以来几乎被人遗忘的《墨子》重新引起国人的关注与研究。这一现象表明()
A.墨学复兴促进传统科技转型 B.传统科技与近代科技一脉相承
C.西学东渐促进了墨学的复兴 D.中国古代的科技以实验为基础;命题点从近代化角度考查洋务运动
2.(2022·广东高考,6)二人争论的问题是()
1889年张之洞与李鸿章的争论;深化理解:晚清时期修筑铁路的三次大讨论
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就修不修铁路展开三次大讨论。这三次讨论主要是针对外国人在中国投资修铁路的请求。顽固派坚决反对外国人投资修铁路。
洋务派李鸿章一再建议自己修铁路。1881年,在奕暗中支持之下,为解决开平矿务局运输需要,就修建了唐山至胥各庄11公里铁路,此为中国正式有铁路的开始。
解析材料中张之洞认为目前应以储铁为主,修路等事宜可暂缓,而李鸿章认为开矿炼铁花费巨大,不能大范???开展,可以效仿日本,先买西洋钢轨以修建铁路,因此二人争论的焦点是修筑铁路与炼铁孰先孰后的问题,故D正确;
李鸿章争论中借用日本铁路发展方法,并不能说明要借鉴明治维新,排除A项;张之洞言论中没有涉及外债问题,排除B项;
开矿炼铁与筑铁轨均属于民用工业,排除C项。;3.(2022·山东卷)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一批近代企业;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这些举措表明两次“新政”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
A.求富救国 B.实业救国C.以商救国 D.富民救国;4.(2021·福建卷)如图为甲午战争前晚清主要军工企业的资本来源构成图。这主要说明该时期
A.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的削弱
B.近代军工企业的半殖民地性
C.国家资本对近代工业兴起的重要性
D.民族资本投资近代军工企业的热忱;5.(2022·北京卷)1898年,英国发出照会,要求清政府“确切保证不将扬子江(注:长江)沿岸各省租押或以其他名义让予他国”。清政府答复称:“查扬子江沿岸地方均属中国要地,中国断不让予或租给他国。”这意味着
A.英国将长江流域辟为殖民地
B.长江流域成为英国势力范围
C.“门户开放”政策宣告失败
D.清政府成功维护了主权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