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人教版) 第15讲 3.3分子晶体(学生版)-2024年高中化学讲义(选择性必修二).docx

发布:2025-04-27约5.96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1

第15课分子晶体

1.学会判断分子晶体。

2.了解分子晶体的性质。

一、分子晶体的结构

1.概念及微粒间的作用力

(1)概念:只含的晶体称为分子晶体。

(2)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

(3)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晶体内相邻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和)相互吸引,分子内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

2.分子晶体的结构特征——堆积方式

分子密堆积

分子非密堆积

作用力

只有,无

有和分子间,它具有方向性

空间特点

每个分子周围一般有个紧邻的分子

空间利用率不高,留有相当大的空隙

堆积方式

分子看作球时,层与层间对

分子看作球时,层与层间对

举例

C60、干冰、I2、O2

HF、NH3、冰

3.常见分子晶体及物质类别

物质种类

实例

所有非金属氢化物

H2O、NH3、CH4、H2S、HCl等

部分非金属单质

卤素(X2)、O2、N2、白磷(P4)、硫(S8)、C60、稀有气体等

部分非金属氧化物

CO2、P4O10、SO2、SO3等

几乎所有的酸

HNO3、H2SO4、H3PO4、H2SiO3等

绝大多数有机物

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等

【特别提醒】金刚石、二氧化硅不是分子晶体。

二、分子晶体的性质

1.分子晶体的物理特性

①分子晶体具有熔、沸点较。

②硬度较。

③固态导电。

2.分子晶体熔沸点低的原因

分子晶体中粒子间是以范德华力或范德华力和氢键而形成的晶体,因此,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较,密度较,硬度较,易熔化和挥发。所有在常温下呈的物质、常温下呈的物质(除汞外)、易升华的物质都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一般只破坏、(作用力较弱),不破坏。

3.分子晶体的熔、沸点比较

①分子晶体熔化或汽化都是克服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越,物质熔化或汽化时需要的能量就越,物质的熔、沸点就越。

②比较分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低,实际上就是比较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的。

A.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范德华力越,熔、沸点越。如O2N2,HIHBrHCl。

B.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或相近时,分子的范德华力大,熔、沸点,如CON2。

C.能形成的物质,熔、沸点较。如H2OH2TeH2SeH2S,HFHCl,NH3PH3。

D.烃、卤代烃、醇、醛、羧酸等有机物一般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熔、沸点,如C2H6CH4,C2H5ClCH3Cl,CH3COOHHCOOH。

E.在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中,一般来说,支链数越,熔沸点越,如沸点: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芳香化合物苯环上的同分异构体一般按照“位位位”的顺序。

4.分子晶体的导电性

分子晶体在固态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存在自由离子,因而不能导电,易溶于水的电解质在水中全部或部分电离而能够导电,不溶于水的物质或易溶于水的非电解质自身不能导电。

三、两种典型分子晶体的组成和结构

1.冰(分子非密堆积形式)

①冰中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除范德华力外还有,冰晶体主要是水分子依靠而形成的。

②氢键的方向性→1个水分子与周围个水分子相结合→水分子中的

③氢键H—O…H较→分子间距离增并在水分子中间留有空隙→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

当冰刚刚融化为液态水时冰的结构部分解体→水分子间的空隙减→密度反而增

超过4℃时分子间距离→密度渐渐

④为什么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

氢键的存在迫使在四面体中心的水分子与四面体顶角方向的4个相邻水分子相互吸引,这一排列使冰晶体中的水分子的空间利用率不高,留有相当大的空隙,其密度比液态水小。当冰刚刚融化为液态水时,热运动使冰的结构部分解体,水分子间的空隙减小,密度反而增大。超过4℃时,由于热运动加剧,分子间距离加大,密度逐渐减小,所以4℃时水的密度最大。

2.干冰(分子密堆积形式)

①分子间作用力为范德华力。

②CO2的晶胞类型为面心立方结构。

④每个CO2分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O2分子有12个(同层、上层、下层各4个)。

⑤无数个CO2晶胞在空间“无隙并置”形成CO2晶体。

【思考与讨论p80】参考答案

在硫化氢晶体中,分子与分子之间以范德华力相结合,分子的排列特征是分子密堆积,即一个硫化氢分

子周围有12个紧邻分子。在冰晶体中,分子与分子之间主要以氢键相结合,而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一个水分子的氧原子只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