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 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报告.docx
附件4
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报告
一、人才需求调研情况
本次调研对象涉及全国高职院校、幼儿园(开设早教班)或早教机构早期教育评价与研究机构负责人、早教专业毕业生、当前接受早期教育的儿童家长等。通过召开调研工作的部署会议,与被测对象直接电话联系,网络调查问卷填报,访谈记录等调研工作,保证了调研工作顺利开展和调研数据采集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为科学开展调研与调研数据的回收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调查数据的收集统计见表1-1:
调研企业数量
38
调研院校数量
13
调研毕业生人数
64
调研在校生人数
153
调研家长人数
383
徐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1
召开研讨会次数
召开研讨会次数
3
(一)早期教育产业快速发展引发旺盛的人才需求
由于当前我国早期教育产业的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早期教育服务与专业化早教师资队伍人才匮乏的矛盾,面对当前早教市场的告诉发展,专业化早期教育师资资源不足,势必将进一步加大这种矛盾。因此,建构一套完整的师资专业标准、培养机制、规范培养规格,鼓励更多的职业院校开设早期教育专业,将成为未来教育类专业培养的趋势。
(二)早教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与前景
早期教育专业毕业生目前总体就业形势比较好,与全国其他专业的就业情况比较,早期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比较高。绝大多数毕业生主要从事幼儿教育和早期教育的相关行业。从我国服务行业发展的前景看,早期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明亮,强大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推动该专业建设向专业不断精细化分解、派生和深化专业发展,从全国范围看,不断扩大招生与办学规模将成为该专业发展的趋势。
(三)早教人才培养对规范早教市场的导向作用
从早期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看,早教专业人才培养的起步滞后于早教市场的发展,但是,正是由于专业化的早教人才不断进入早教市场,充实到教师工作岗位,反过来也促进了早教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升了早教的服务质量,满足了0-3岁儿童和家长对高质量早期教育的需求。从天津师大学前学院早期教育专业学生在上海市公立社区早期服务中心实习和就业期间,家长和这些机构负责人通过与私立早教机构的师资能力对比也印证了这一点。该机构负责人曾表示,高质量、专业化的早教教师对于进一步规范早教市场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早教专业的培养目标、规格和岗位能力需求的对接
从调研的数据分析看,当前各职业院校早期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经过十余年的设计、实践、修订已经基本依据市场发展需求趋于成熟,这与各院校早期的协作发展,共同进步合作是分不开的。该专业“厚基础、准定位、宽口径”的培养理念,将毕业生打造成为能够适应不同早教用人单位的岗位、课程教学、活动组织的人才,已经在本报告的调研中得到证实。
(五)早教行业对学生岗位核心能力的关注
从早教机构负责人反馈的意见看,用人单位更加重视毕业生包括声乐、乐理与视唱、美术、舞蹈等艺术类技能,以及“0-3岁婴幼儿照护”、“活动设计与指导”、“环境创设”、“婴幼儿家庭教育与指导”、“婴幼儿游戏”、“儿童行为观察与评价”等专业技能。基于此,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这类课程的研究,不断提高课程培养质量。
同时,对早教机构负责人反馈的意见要进行辩证分析,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婴幼儿卫生与保健”、“早期教育概论”、“婴幼儿心理发展”同样是他们在职业岗位中不可获取的重要专业基础。
(六)早教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适切度
从调研情况中反映出,目前各职业院校早教专业课程设置经历漫长的探索过程,在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的氛围下,毕业生在科学设计的课程中所形成的职业能力得到了早教市场的普遍认同。在取得这些满意的反馈基础上,在课程建设等方面仍有可以进一步提升和改造的空间。
二、修订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
依据国家专业文件,明确指出早期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本专业立足苏北,服务江苏,面向全国,培养热爱早期教育事业,热爱儿童,职业道德高尚,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熟练掌握婴幼儿保育、托育、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并能够从事婴幼儿保育、托育、教育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专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
达到这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五年左右预期能够做到:
1.能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坚定的职业理想与信念,愿意从事早期教育事业。
2.能够利用早期教育理论和技能,为婴幼儿提供科学专业的保育、托育和教育等服务,成为婴幼儿全面发展的启蒙者和支持者。
3.能够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帮助家长掌握科学专业的婴幼儿照护和教育知识与技能,协助各类早教机构、托幼机构与社区、政府部门等建立合作关系,整合各类早期教育资源,为婴幼儿提供良好的健康成长的环境。
4.能够紧跟早期教育改革发展动态,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最新早期教育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能,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5.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