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教育(理)(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40105w
学科门类:教育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德,具有小学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及扎实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学科知识,具有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能从事小学数学等学科教学的一专多能的跨学科、复合型、应用性的现代初等教育师资。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一)培养规格
1. 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养成良好学风,具有求实、合作、坚韧、奉献和创新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正义感和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2. 业务素质:具有宽广、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所修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深入了解教育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熟悉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法规;具有从事小学数学等学科教学的知识和能力,在基础数学领域有较高的知识素养,能指导小学生开展有益的文化科技活动。初步具备独立和协同研究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与研究打下基础。
3. 文化素质: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健康的审美观点和一定的艺术表现力,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能利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展工作,并达到相应的大学英语要求水平、普通话二级乙等水平。
4. 身心素质:具有现代竞争社会所需要的自我认知、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能力及良好的意志品质;具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二)素质要求
具体而言,通过学习,毕业生应能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扎实的数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掌握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懂得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3.具备从事小学数学等多门课程教学和课程开发的能力。
4.具备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能力。
5.能较好地运用一门外语进行听、说、读、写;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具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从事教育研究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水平。
7.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8.具有良好的审美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一)主干学科
教育学、数学
(二)主要课程
《小学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理论与课程开发》《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小学数学教学论》《初等数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四、学制
标准学制:四年 最长修业年限:八年
五、授予学位
教育学学士
六、教育教学活动时间安排
表1.四年制本科教育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表
项目
周
数
学期 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 教育周数 寒
暑
假 合
计 课堂
教学 复习
考试 专业实习与实践 毕业
设计
(论文) 入学
教育 国防教育 社会
实践 毕业
就业
教育 一 16 1.5 0.5 2 ﹡ 20 12 52 二 17 1.5 1.5 ﹡ 20 三 17 1.5 1.5 ﹡ 20 12 52 四 17 1.5 1.5 ﹡ 20 五 17 1.5 1.5 ﹡ 20 12 52 六 17 1.5 1.5 ﹡ 20 七 9 1.5 8+1.5 * ﹡ 20 4 42 八 12 4+1 ﹡ 1 18 合 计 122 10.5 22 0.5 2 1 158 40 198
七、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
(一)各类课程学时数和学分数统计
课程类别 学分数 学分比例 学时数 学时比例 通识通修平台课程 必修 52 28.10% 944 32.89% 选修 10 5.40% 170 5.92% 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必修 42 22.70% 762 25.95% 选修 4 2.16% 82 2.85% 专业模块课程 必修 34 18.37% 649 22.68% 选修 14 7.56% 278 9.68% 集中实践环节 29 15.67% / / 合 计 185 100% 2870 100%
(二)实践性课程统计
类 别 学分 学分比例 学时 周数 实验课时 17 35.63% 363 素质与能力拓展实践 8 18.39% 学年论文、课程设计 1 2.29% 专业技能训练 5.5 12.64% 专业见习、实习实训 7.5 17.24% 毕业设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