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第1课时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教学实录 (新版)新人教版.docx

发布:2025-04-25约5.75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1课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教学实录(新版)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1课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教学实录(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

教材章节: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

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这一气候特点。通过分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以及夏季普遍高温的原因,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气候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气候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增强对气候多样性的适应能力,培养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同时,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基本的气候知识,如四季的更替、气温变化等。他们可能对世界气候类型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中国特有的气候特点,如季风气候、冬季南北温差等,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八年级学生对自然现象和地理知识普遍感兴趣,好奇心强,愿意探索未知。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知识。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直观学习,如通过地图、图表等视觉材料来理解气候特点;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逻辑分析,喜欢通过比较、推理来掌握知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对气候复杂性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尤其是在解释冬季南北温差大和夏季普遍高温的现象时。此外,学生可能对气候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感到挑战,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如何从数据中提取信息。此外,由于地理知识的抽象性,学生可能难以将气候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这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挑战。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新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冬季南北温差分布图、夏季高温分布图、气候类型视频、相关气候数据图表等。

3.实验器材:无需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布置多媒体教学设备,准备分组讨论区域,确保教室环境安静、适宜学习。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详细内容:

1.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什么现象?”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3.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气候特点,了解其形成原因。”

二、新课讲授(用时15分钟)

1.讲解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分析纬度因素对气温的影响。

-讲解冬季风和夏季风对气温分布的影响。

-举例说明不同地区的冬季气温差异。

2.讲解夏季普遍高温的原因:

-分析夏季太阳辐射的特点。

-讲解地形、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

-举例说明不同地区的夏季气温差异。

3.讲解气候类型与气温分布的关系:

-介绍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讲解气候类型对气温分布的影响。

-举例说明不同气候类型地区的气温特点。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自己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并尝试解释其形成原因。

2.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其他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学生举例回答:

-“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纬度因素:我国南北跨度大,纬度差异明显。

-冬季风:冬季风从北方吹来,加剧了南北温差。

-“为什么我国夏季普遍高温?”

-夏季风:夏季风从海洋吹来,带来大量水汽,导致气温升高。

-地形、海陆分布:地形和海陆分布影响气温分布,如青藏高原对夏季气温的调节作用。

2.学生举例回答:

-“为什么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高温?”

-海陆分布:东部地区靠近海洋,夏季风带来大量水汽,气温升高。

-地形:东部地区地形平坦,热量不易散发,导致气温升高。

3.学生举例回答:

-“为什么我国西部地区夏季高温?”

-纬度因素:西部地区纬度较高,夏季太阳辐射强烈。

-地形:西部地区地形复杂,山脉阻挡,热量不易散发,导致气温升高。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内容: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冬季南北温差大和夏季普遍高温的原因。

2.总结气候类型与气温分布的关系,强调地形、海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气候现象,提高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用时总计:45分钟

学生学习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