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蔬菜辐照加工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pdf
《脱水蔬菜辐照杀菌工艺》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制定背景、起草过程等;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提出修订,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于
2023年12月28日下达2023年国家标准复审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3]64
号),批准国家标准《脱水蔬菜辐照加工技术规程》(计划号T-326)
修订。因该标准名称与同期修订的其他辐照加工类国家标准名称不统一,为保持
该系列名称一致性,更好地延续原标准,于2024年12月30日向农业农村部农产品
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申请修改标准名称为《脱水蔬菜辐照杀菌工艺》。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台州鸿博辐照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原子能研
究院、浙江韩情辐照技术有限公司、台州翼龙绿色农产品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兴化顶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起草。
主要起草人为:
(二)制定背景
蔬菜干制品是以新鲜蔬菜为原料,经晾晒、干燥等脱水工艺加工制成的,包
括干制蔬菜粉。本标准所指脱水蔬菜对应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根据《食品生
产许可管理办法》制定的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管理目录中的蔬菜干制品(1602),
包括自然干制蔬菜、热风干燥蔬菜、冷冻干燥蔬菜、蔬菜脆片、蔬菜粉及制品。
也对应于GB2760中的“食品分类系统”干制蔬菜(04.02.02.02)。目前,生产
贸易量大的主要两大类,一是热风干燥蔬菜(AD蔬菜),使用烘干脱水机制作
出的脱水蔬菜,包括清洗、漂烫、切割、烘干等过程;二是真空冷冻干燥蔬菜(FD
蔬菜),使用冷冻脱水机制作出的脱水蔬菜,包括清洗、漂烫、切割、冷冻、真
空干燥等过程。NY/T1045规定了不同工艺脱水蔬菜的水分含量,冷冻干燥脱水
蔬菜≤6.0,热风干燥及其他工艺脱水蔬菜≤8.0,干制蔬菜≤15.0。
脱水蔬菜是蔬菜脱水后其水分含量降至4%~15%,水分活度降至0.7左右,使
微生物和酶处于不活动状态,与新鲜原料相比,质量减轻6~20倍,产品一般
3~10min内即可复鲜,复水比为1:3∙5~10.5。脱水蔬菜作为蔬菜深加工产品的一
种,具有质量轻、食用方便、贮存时间长、营养成分不流失等优点。随着脱水技
术的进步,脱水蔬菜能够保留98%的营养成分,保存期通常在一年以上,如密封
或真空包装结合低温贮藏可达2~3年,已成为食品加工业的重要原材料,也是一
种适应现代人快节奏、高效率生活方式的流行食品。我国蔬菜资源丰富,质优价
廉,劳动力成本远低于发达国家,脱水蔬菜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很强的竞争优势,
作为脱水蔬菜生产主要货源地,在国际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出口量达10万吨以
上,约占世界脱水蔬菜总产量的60%以上,且需求量逐年增加。
新鲜蔬菜在生长、采摘、加工、储运各阶段都会受到微生物污染和昆虫危害,
目前使用的脱水加工技术如常压热风、真空冷冻、微波、远红外等难以杀灭所有
病原微生物和昆虫。如果采用化学熏蒸会产生残留或环境污染问题,使用高温灭
菌会影响产品的香味和色泽。辐照技术属于常温下的物理杀菌,不升高灭菌产品
的温度且能耗很低、不拆包装、杀灭彻底,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化学残留。1979
年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就发布了《食品辐照加工推荐性国际操作规范(CAC/RCP
19-1979,Rev.2-2003)》,1983年国际食品辐照咨询组发布了《辐照食品国际通
用标准(CODEXSTAN106-1983,Rev.1-2003)》,目前,许多国家都采用辐照
技术进行杀虫灭菌,提高卫生质量,控制食源性疾病。因此,利用辐照技术控制
脱水蔬菜微生物是一种快捷彻底的绿色环保的加工方法。
脱水蔬菜辐照杀菌工艺是脱水蔬菜辐照技术推广和应用的重要基础,20多年
来,《GB/T18526.3-2001脱水蔬菜辐照杀菌工艺》一直应用于脱水蔬菜辐照杀
菌商业化加工,对保障脱水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出口贸
易都发挥了积极意义。但随着脱水蔬菜产品类型的逐渐丰富和生产工艺的更新,
GB/T18526.3-2001标准已不能完全满足脱水蔬菜产品辐照加工的需求,标准中
对脱水蔬菜产品要求的含水量<13%,而目前生产上AD蔬菜,除一些特殊品类
的含水量在8~15%之间,其含水量要求应不超过8.0%;FD蔬菜的含水量要求应
不超过6.0%;自然干制蔬菜要求应不超过15.0%。GB/T18526.3-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