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51T 1159-2010 柳杉造林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4-25约2.8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40B64

备案号:28691-2010

四川

DB51

省地方标准

DB51/T1159—2010

柳杉造林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AfforestationofCryptomeriafortunei

2010-10-01实施2010-08-18

2010-10-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51/T1159—2010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种子和苗木 1

4造林地选择 1

5造林整地 1

6造林季节 2

7造林密度 2

8造林方法 2

9抚育管护 2

10造林作业设计 3

11检查验收及造林技术档案 3

II

DB51/T1159—2010

前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负责解释。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洪雅县林场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小军先开炳隆孝雄黄颜梅刘朝禄袁亚夫祁明大刘仁东杨昌通

1

DB51/T1159—2010

柳杉造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四川省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HooibrenkexOttoetDietr.)人工造林技术的内容和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四川省各种形式的柳杉造林,日本柳杉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GB6000—85主要造林树种苗木

LY/T1607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DB51/283.1—1998森林抚育调查设计规范DB51/T706—2007四川省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DB51/T705—2007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种子和苗木

3.1使用良种造林

必须使用良种造林,禁止使用带有森林病虫害检疫对象的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3.2种子

播种造林种子的质量应达到DB51/T706—2007规定的柳杉Ⅰ、Ⅱ级种子质量标准。3.3苗木

必须使用DB51/T705—2007规定的柳杉Ⅰ、Ⅱ级苗木。

3.4苗木管理

建立定点供种、定点育苗、定点供苗制度。根据造林任务,就近育苗,作好育苗、起苗、包装、运输各个环节的衔接,避免长途运输造成损失。

4造林地选择

柳杉人工造林主要是宜林地造林,包括宜林荒地造林,退耕地造林,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未成林造林地的补植补造,成活率不合格造林地的重造,低产低效林改造,灾害林改造,四旁绿化造林等。造林地宜选择海拔700m-1650m,年降水量1000mm以上、年均温14℃-19℃、1月均温0℃以上的气候条件,深厚疏松的土壤,排水良好的平地和缓坡地。

5造林整地

5.1林地清理

砍除林地内的杂草、杂灌,保留生长良好的树木(包括幼苗)和竹丛。

5.2整地方法

2

DB51/T1159—2010

主要采用穴状整地。整地规格为40cm×40cm×30cm,速生丰产用材林规格应大些。四旁植树整地规格,根据苗木、根幅大小确定。

5.3整地时间

一般应在造林一个月前整好地。

6造林季节

6.1春季造林

土壤墒情好时应尽早进行,一般在树木萌动前完成。6.2秋季造林

冬季无冻害的地区,可在秋末冬初造林。

7造林密度

根据培育目标、立地条件、可及度确定造林密度。造林密度一般采用1.5m×1.5m、1.5m×2m、2m×2m、1.5m×2.5m。

8造林方法

8.1栽植

栽植时苗干要竖直,根系要舒展,深浅要适当,先填多半坑土固定苗木,经浇水自然沉实后再填满浮土,避免蹬空、透风现象的发生。无水利条件的应适当深栽一些,速生丰产林栽时穴底应铺足底肥。8.2苗木处理

造林时可对苗木进行修根、修枝、苗根浸水等处理。

8.3分级造林

造林前苗木必须进行分级,实行分级造林。分级标准按照DB51/T705—2007柳杉苗木规定。

9抚育管护

9.1封禁

从造林起到林分郁闭前,对新造林地要进行封禁保护,不准进入林地放牧和打柴,可以有计划地割草和施追肥。

9.2补植

造林成活率不达标的造林地,应及时进行补植或重新造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