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51T 1164-2010 辐射松造林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4-27约2.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40B64

备案号:28696-2010

四川

DB51

省地方标准

DB51/T1164—2010

辐射松造林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AfforestationofPinusradiataD.Don

2010-08-18发布2010-10-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51/T1164—2010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造林地选择 1

4清理林地 1

5整地 2

6造林 2

7抚育管护 2

8水土保持 3

9病虫害防治 3

10其他 3

II

DB51/T1164—2010

前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负责解释。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宗兴、宋小军、朱益川、梁颇、白平、熊量、冷晓红、杨柳璐、吴泞孜、刘均利、徐惠、彭晓曦。

1

DB51/T1164—2010

辐射松造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辐射松(PinusradiataD.Don)造林技术的内容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辐射松造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

DB51/T380—2003造林经营环境保护规程LY/T1607—2003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3造林地选择

3.1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11℃~13℃、最冷月平均气温0.4℃~6℃、极端最低气温≥-14℃,年降水量400mm~1000mm。

3.2土壤条件

土层厚度>30cm,pH值6.5~8.5,质地疏松透气的沙壤至中壤土。

3.3海拔及坡向

不同造林区域的坡向与海拔要求见表1。

表1坡向与海拔

造林区域

坡向

适宜海拔(m)

岷江流域

阳坡阴坡

≤2200≤2150

嘉陵江流域

阳坡阴坡

≤2030≤2000

大渡河流域

阳坡阴坡

≤2500≤2450

4清理林地

4.1带状清林

以种植穴80cm带面为界,沿等高线呈带状清除灌木、杂草及藤蔓。

4.2穴状清林

2

DB51/T1164—2010

以种植穴为中心,清除植穴四周80cm范围内的灌丛和杂草。

5整地

5.1整地时间

造林前1个月完成整地;干热、干旱河谷地区造林前3个月完成整地。

5.2栽植密度

用材林:栽植株行距为2.0m×3.0m,造林密度1650株/公顷。防护林:栽植株行距为1.5m×2.0m,造林密度为3330株/公顷。

5.3整地方法

坡度≤10°的缓坡地采用穴状整地,植穴规格:50cm×50cm×40cm;坡度>10℃的山地采用带状整地,水平带宽80cm,植穴规格:50cm×50cm×40cm。每穴施厩肥1kg~2kg或复合肥0.2kg~0.5kg,与表土混匀后填入植穴下部,然后继续回填表土至低于地面20cm。

6造林

6.1造林时间

干旱、干热河谷地区在5月中旬进入雨季后造林;其它地区宜春季造林。6.2苗木

采用1年生营养袋苗造林,苗高20cm~30cm,地径≥0.25cm,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检疫性病虫害。

6.3栽植方法

栽植时先去除营养袋,保持土团完整。挖开穴土将苗木定植于植穴正中。覆土与地面相平后踏实穴土,浇足定根水,待沉降后再覆土高于苗木原土痕处5cm。干旱河谷地区造林时,可在栽植穴面覆盖地膜或石片保湿。

6.4补植

造林后及时检查成活率,并用同龄壮苗对死亡植株进行补植。

7抚育管护

7.1松土除草

造林后连续3年开展松土、除草。造林当年在8月~9月进行;第二年及第三年分别于6月~7月进行,松土深度10cm~15cm。

7.2扩穴压青

每年进行一次扩穴压青,扩穴直径为60cm,将植穴周围的杂草铲除,埋入深度20cm以下的土中。7.3施肥

3

DB51/T1164—2010

7.3.1肥料种类

以氮磷钾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