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_T2763—2020_芸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ICS65.020.20
B05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2763—2020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T2763—2020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成、卢环、曾玲玲、刘峰、季生栋、闫锋、潘兴东、王胜华、崔秀辉、赵
蕾、杨慧莹、于运凯。
I
DB23/T2763—2020
芸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芸豆机械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选地与整地、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
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机械收获和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芸豆机械化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芸豆机械化生产技术:用机械代替人、畜力进行芸豆生产的技术。
4
土壤质量应符合GB15618-2018的规定;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
1
DB23/T2763—2020
秋季整地,前茬秸秆离田地块,采用机械耙地与深松一次性整地;前茬秸秆还田地块,采取粉碎、
深翻,耕深20~25cm,耙平起垄越冬。随整地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15000kg/hm~30000kg/hm。
22
6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6.1品种选择
选择生育期适宜、株型直立、优质、高产的芸豆品种,种子质量达到净度不低于99%、纯度不低
于96%、发芽率不低于85%。
6.2种子处理
播种前进行晒种1~2天为宜,应注意不要把种子放置于阳光下曝晒或直接放到吸热快、升温快的
物体表面。
7播种
7.1播期
土壤5cm地温稳定通过12℃即可播种,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
7.2播种量
播种量(kg/hm
2
)?公顷保苗密度
净度?发芽率?100000
7.3播种方法
采用精量播种机垄上单行或者垄上双行播种,双行播种时小行距10~15cm,根据密度要求确定株
一般肥力地块施N20kg/hm~30kg/hm,P2O540kg/hm~50kg/hm,K2O20kg/hm~30kg/hm。施于
222222
种下7~14cm处,切忌种、肥同位,以免烧苗,肥料使用符合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规
定。
播种后2~4天,喷施适宜芸豆的封闭除草剂;如封闭效果不佳,苗后喷施适宜芸豆的苗后除草剂。
农药应符合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规定。使用方法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时间
和用量执行。
2
DB23/T2763—2020
8.1.2中耕管理
在第二片复叶完全展开至始花期前应进行三铲三趟,第三遍铲趟于封垄前结束。
8.2追肥及化学调控
8.2.1追肥
生长较弱地块进行追肥,在分枝期至开花前期,机械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含有镁、铁、锌、钼、硼等
元素的微肥水溶液,也可结合第三次中耕进行机械追肥,施肥量一般为N20kg/hm~30kg/hm,K2O
22
25kg/hm~35kg/hm。
22
8.2.2化学调控
生长较旺盛地块喷施矮壮素,使用方法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和用量执行。
8.3灌溉
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及时灌水。
9病虫害防治
9.1防治原则
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和生物防治。当必须使用药剂防
治时,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和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
则的规定。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高压汞灯、粘虫板等防治豆荚螟、夜蛾等害虫成虫。
化学防治病虫害时,应符合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NY/T1276农药安全使
用规范总则要求。
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聚酯类农药1500倍液喷雾。防治时间以17点后和10点前效果较
喷施35%辛·唑乳油8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或40%灭虫清乳油30毫升,兑水50~
60升喷施。药剂防治在植株现蕾期开始,每隔10天喷蕾、花1次。
3
DB23/T2763—2020
9.4.3菜豆普通细菌性疫病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其他铜制剂隔7~10天喷1次,防治2~
3次。
9.4.4普通菜豆炭疽病防治
发病初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天
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