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_T2592-2020_鸡腿菇菌种生产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ICS65.020.01
B05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2592—2020
鸡腿菇(Coprinuscomatus)菌种生产
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T2592—2020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归口单位: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杰、于洪久、郭炜、张楠、钟鹏、侯瑶、李波、刘凯、唐晓东、孙彬、王大
蔚、左辛、汪潮柱、李丹。
I
DB23/T2592—2020
鸡腿菇(Coprinuscomatus)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鸡腿菇(Coprinuscomatus)菌种生产的场地环境、设施设备、生产工艺流程、母种
生产、原种生产、栽培种生产及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合于鸡腿菇菌种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NY/T528
NY/T1935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4
拌料室、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以及具备控温控湿条件的培养室和保藏室。
基本设备
磅秤、百分之一天平、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空调、除湿机、培养架、培养箱、冰箱、
培养基配制→分装→灭菌→冷却→接种→培养(检查)→贮存。
6母种生产
1
DB23/T2592—2020
将配置好的PDA培养基分装至符合NY/T528规定的Φ20mm×200mm或Φ18mm×180mm的玻璃试管
中,装量为试管长度的1/3左右。试管口应保持干净,随后塞入棉塞或硅胶塞,并用防潮纸包扎。在温
度为121℃,压力为0.1Mpa下保持20min。待高压灭菌锅压力降为0Mpa,温度降到60℃时,趁热摆
放在接种室的洁净桌面上,保持斜面长度为试管长度的2/3,做成斜面培养基。
6.2接种与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接种后迅速塞上棉塞或者硅胶塞,用防潮纸包扎试管口,并在试管上贴上标有
菌号和接种日期的标签。根据不同菌种特性,将接种后的试管置于25+1℃培养箱内遮光恒温培养8d~
10d,待菌丝长满试管斜面,菌丝健壮,色泽洁白,即可用于原种生产。
6.3贮存
母种在4℃冰箱下保藏,每隔3个月转接一次。每个菌株最多转接4次。
7原种生产
7.1培养基配方
培养基应符合NY/T1935的规定。宜选用小麦粒97%、石膏粉2%、石灰0.5%、磷酸二氢钾0.5%。
7.2培养基制作
选择无杂质无霉变的优质小麦粒,清洗干净,放在清水里浸泡12h~15h,加水煮微沸30min,使
小麦粒涨而不破,无硬芯,将麦粒捞出,沥去多余的水分,按配方比例,混拌均匀,装入750mL玻璃
菌种瓶中,装料量至瓶肩,塞上棉塞。将装瓶的麦粒培养基放入高压灭菌锅中,要求在温度为121℃,
压力为0.1Mpa下保持2h。
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每支试管母种接5瓶~8瓶原种。将接种的原种置于25+1℃培养箱或培养室
内遮光恒温培养,保持培养箱或培养室内空气新鲜,培养时间为30d左右,待菌丝长满瓶时结束培养。
要求菌丝健壮,色泽洁白,具有蘑菇特殊气味。
培养基应符合NY/T1935的规定。
2
DB23/T2592—2020
按配方比例,加水混拌均匀,调节培养基料含水率为60%左右。装入15cm×28cm×0.005cm规格
的聚丙烯菌种袋中,每袋装干料200g,装料要求上紧下松,饱满充实,松紧适度,袋面平整无皱褶,袋
料之间无间隙。擦净袋口,套上塑料套环,塞紧棉塞。将装袋的培养基料放入高压灭菌锅中,要求在温
度为121℃,压力为0.1Mpa下保持2h。
8.3接种与培养
培养基料灭菌后,移到冷却室或者接种室进行冷却,待培养基料温度降到30℃以下,在无菌条件
下接种。每瓶原种接30袋~40袋栽培种。将接种的栽培种置于25+1℃培养室内遮光恒温培养,保持
培养室内空气新鲜,培养时间为30d左右,待菌丝长满瓶时结束培养。要求菌丝健壮,色泽洁白,具有
蘑菇特殊气味。
8.4贮存
栽培种在10℃~15℃下保藏,保藏环境要洁净、干燥且无光,保藏时间不超过15d。
9生产档案
应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如:鸡腿菇母钟)、生产单位、接种日期、保质期、贮存
条件、数量、执行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