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4∕T 409-2022 药食两用蒲公英绿色生产技术规程(邯郸市).pdf.docx
DB1304∕T4092022药食两用蒲公英绿色生产技术规程(邯郸市)
1.背景与意义
药食两用蒲公英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近年来在食品和药品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传统的种植和生产方式往往存在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影响了其品质和安全性。为了推动蒲公英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河北省邯郸市制定了地方标准《DB1304∕T4092022药食两用蒲公英绿色生产技术规程》。该规程的实施旨在规范蒲公英的种植、加工和销售,确保其符合绿色生产的要求,同时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核心内容
该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
术语与定义:明确了药食两用蒲公英绿色生产的术语,如绿色种植、无公害、有机等,为后续操作提供了统一的标准。
环境要求:对种植区域的环境条件作出了具体规定,包括土壤、水源和空气的质量标准,确保种植环境的生态友好性。
生产技术:从种子选择、播种、田间管理到采收和加工,规程详细规定了每一步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强调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推广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技术。
质量控制:建立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农药残留检测、重金属含量测定等,确保最终产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
包装与储存:对蒲公英产品的包装材料和储存条件提出了要求,以延长其保鲜期并保持品质。
3.实施与推广
该规程由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归口上报,河北桃晟堂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主要起草单位。规程自2022年12月30日起正式实施,为邯郸市及周边地区的蒲公英种植户、加工企业和销售商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
通过该规程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蒲公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能推动当地农业的绿色转型,促进农民增收,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药食两用蒲公英产品。
国家数字标准馆
标准网
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DB1304T4092022药食两用蒲公英绿色生产技术规程(邯郸市)
5.实施案例与成效
邯郸市在实施《DB1304T4092022药食两用蒲公英绿色生产技术规程》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磁县的蒲公英产品成功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包括蒲公英叶茶、蒲公英根茶、蒲公英鲜叶等多种形式的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品质优良,还深受消费者青睐。
6.创新点与特色
生态种植模式:推广“林下种植”和“间作套种”模式,利用林下空地和农作物间的空隙进行蒲公英种植,减少土地资源占用,同时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循环农业技术:通过农作物秸秆还田、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措施,实现种植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降低环境污染。
数字化管理:引入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和病虫害情况,为精准种植提供数据支持。
7.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随着健康消费理念的普及和药食两用植物市场的扩大,蒲公英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邯郸市通过实施该规程,不仅提高了蒲公英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还进一步拓展了产品形式,如蒲公英茶、蒲公英提取物等,满足了多样化市场需求。
未来,随着绿色食品认证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追求,蒲公英产业有望成为邯郸市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同时,该规程的推广还将带动周边地区药食两用植物的种植和加工,形成区域性的产业协同发展效应。
8.政策支持与推广建议
为了更好地推广该规程,建议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例如:
提供专项资金支持绿色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建立完善的绿色食品认证体系,提升产品附加值。
开展蒲公英种植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技能和环保意识。
通过多方协同努力,该规程的实施将为邯郸市乃至全国的药食两用植物产业树立绿色发展的典范。
9.
《DB1304T4092022药食两用蒲公英绿色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标志着邯郸市在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选择。随着规程的深入推广,相信蒲公英产业将在邯郸市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10.技术规程的实施难点与应对策略
实施难点
1.技术推广难度:规程中涉及的一些生态种植模式和循环农业技术,如林下种植和秸秆还田,需要农民改变传统种植习惯,这对部分种植户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技术适应难度。
2.资金投入压力:引入物联网技术和实施绿色生产认证,需要较大的前期资金投入,这可能会对一些中小型农户或企业形成一定的经济负担。
3.市场对接问题:虽然蒲公英产品的市场需求旺盛,但如何有效对接市场、打造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挑战。
应对策略
加强技术培训:通过政府组织的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帮助农民掌握规程中的关键技术,如生态种植模式、病虫害绿色防控等。
设立专项补贴:政府可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户和企业引进绿色生产技术和设备,减轻其经济负担。
品牌化建设:鼓励企业通过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