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HTCMA 076-2022 河南道地药材 蒲公英栽培技术规程.docx
团体标准
T/HTCMA076-2022
河南道地药材蒲公英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ofcultivationforHenanDaodiHerbsPugongying
2022-11-01发布2023-01-01实施
河南省中药材协会发布
目次
前言 I
引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与定义 1
4历史沿革 1
5产区要求 2
6选地与整地 2
7播种 3
8田间管理 3
9病虫害防治 3
10采收及产地初加工 4
11包装、贮藏和运输 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民政部的《团体标准管理规定》、河南省中药材协会的《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及其它团体标准管理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的全部技术内容为推荐性。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河南省中药材协会、河南省农学会中药材专业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起草。
本文件起草人员:梁慧珍、安素妨、余永亮、杨红旗、杨青、谭政委、许兰杰、李春明、董薇、李磊、鲁丹丹、张收良。
本文件知识产权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
II
引言
我国蒲公英栽培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晋代。我省药用蒲公英主要集中在河南郑州、嵩县、新乡、信阳一带。蒲公英种植以个体农户种植为主,种植技术粗放,栽培管理不科学,采收随意,加工方法落后,产量及质量均不能保证。因此建立《河南道地药材蒲公英栽培技术规程》以指导主产区蒲公英规范化栽培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件所列生产技术规范适用于河南蒲公英栽培,其他生态相似产区亦可结合产地实际进行参考。
1
蒲公英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蒲公英栽培技术规程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历史沿革、产区要求、选地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产地初加工、包装、贮藏和运输。
本文件适用于河南蒲公英栽培及其他生态相似产区蒲公英的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SB/T11182中药材包装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是优质药材的专用名词,是指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较大、加工炮制规范、疗效突出,带有明显地域特点的中药材。
3.2蒲公英
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为菊科植物。蒲公英药材来源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蒲公英的干燥全草。
4历史沿革
2
蒲公英最早以“蒲公草”一名出现在晋代《刘涓子鬼遗方》中;根据植物特征、形态色泽、音转,其有黄花郎、构耨草、凫公英、仆公罂、黄花地丁等别名。我国蒲公英栽培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晋代。蒲公英源于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与之相似的高脚蒲公英(又名“苦苣菜”),不可替代蒲公英入药。蒲公英因其繁殖快速、生长旺盛的特点,产地分布较为广泛,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见。
5产区要求
5.1环境要求
距离厂矿企业、居民生活区1500m以上,远离各种污染源。降水量大、地下水位高、土质过分黏重的地区不太适宜种植。忌连作,宜与禾本科、豆科、蔬菜等作物实行1~2年的轮作。
5.2空气质量
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GB3095二级标准。
5.3土壤质量
应符合土壤环境质量GB15618二级标准。
5.4灌溉水质量
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GB5084标准。
6选地与整地
6.1选地
选用土质优良、质地疏松、排灌方便、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和壤土。前茬作物以禾本科植物与蔬菜为宜。
6.2整地
采用机械整地,以达到深松浅翻、整平粑细的标准。播前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kg~2000kg,或10kg~15kg三元复合肥,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