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T_HTCMA 056-2022 河南道地药材 艾栽培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3-02约5.08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团体标准

T/HTCMA056-2022

河南道地药材艾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ofcultivationforHenanDaodiHerbsAi

2022-11-01发布2023-01-01实施

河南省中药材协会发布

目次

前言 I

引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与定义 1

4历史沿革 2

5产区要求 2

6选地、整地 2

7育苗移栽 3

8田间管理 4

9病虫害防治 4

10采收 5

11包装、贮藏和运输 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民政部的《团体标准管理规定》、河南省中药材协会的《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及其它团体标准管理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的全部技术内容为推荐性。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南阳市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河南省中药材协会、河南省农学会中药材专业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南阳市农业科学院起草。

本文件起草人员:梁慧珍、许兰杰、余行简、余永亮、陈培育、董薇、曹永涛、李磊、鲁丹丹、安素妨、张收良、杨红旗、杨青、谭政委、李春明。

本文件知识产权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和南阳市农业科学院,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

II

引言

艾(ArtemisiaargyiLévl.etVant)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食同源应用历史悠久。艾叶为植物艾的干燥叶,含有丰富的挥发油类、多糖类、黄酮类、微量元素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去湿止痒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艾具有抗菌、抗炎、抗癌及免疫调节等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振兴中医药产业规划纲要的实施和人们对绿色医疗、中医养生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强,艾及其制品在保健养生、美容护肤、动物饲料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国内外市场对艾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艾适应能力强,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蒙古、朝鲜、苏联(远东地区)、日本也有栽培。就种植面积和生产量而言,我国艾种植主要集中在河南的南阳和湖北的蕲春,并且两地均有规模化的种植、加工和销售,逐步形成当地的特色产业。

本文件适用于河南艾栽培。

1

艾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艾栽培技术规程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历史沿革、产区要求、选地

与整地、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贮藏和运输。本文件所列生产技术规范适用于河南艾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所包含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SB/T11182中药材包装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是优质药材的专用名词,是指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较大、加工炮制规范、疗效突出,带有明显地域特点的中药材。

3.2艾

艾为菊科(Compositae)蒿属(Artemisia)植物。

3.3分根

把植株根部长出的小分枝从与母株相连处分割下来,另行栽植而成独立新株。

2

3.4扦插

剪取植株的茎段等插入土中,生根后另行栽种成为独立的新植株。

3.5连作

连续在同一土壤上栽培同种作物或近缘作物三年以上。

4历史沿革

艾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白蒿)到处都有,以水生蒌蒿最好,辛香而美”。《名医别录》曰“一名冰台,一名医草。生田野。三月采,暴干作煎,勿令见风”。艾主产于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山东、河北等省。河南的“汤阴北艾”、“南阳艾”以质优而闻名。汤阴北艾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是中国四大名艾之首。2016年元月,“九头仙艾”正式递交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进行区域艾灸品牌保护,成为国家艾领域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北艾即现在的“九头仙艾”。2021年6月,“南阳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

5产区要求

5.1环境要求

距离厂矿企业、居民生活区1500m以上,远离各种污染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