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4∕T 408-2022 黄河流域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邯郸市).pdf.docx
DB1304∕T4082022黄河流域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邯郸市).pdf
1.背景与意义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棉花种植历史悠久。然而,传统棉花栽培方式劳动强度大、成本高,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为此,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04∕T4082022黄河流域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于2022年12月29日发布,并于2022年12月30日正式实施。该规程旨在通过轻简化栽培技术,降低棉农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棉花产量与质量,助力黄河流域农业现代化发展。
2.核心内容与技术亮点
1.品种选择
推荐使用通过审定的优质高产棉花品种,如邯郸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邯656、邯棉10号等转基因抗虫棉品种。这些品种具有赘芽少、抗虫性强、产量高的特点,适合轻简化栽培。
2.播前准备
土地处理:在播种前进行耙耱保墒,确保土壤疏松、水分适宜。对于含水量较高的地块,可进行浅层耙耱,切断毛细孔以减少水分蒸发;对于沙土地或盐碱地,则需灌底墒水以确保播种条件。
施肥管理:提倡施用控释肥或有机肥,减少追肥次数,降低劳动强度。播种前每亩施用复合肥4050公斤,结合降雨或灌水追施专用复合肥2030公斤。
3.播种与田间管理
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初,选择“冷尾暖头”天气播种,确保出苗率。
化学除草:播种前喷施氟乐灵乳油等除草剂,播后苗前再喷施乙草胺乳油,简化除草环节。
简化整枝:通过化学调控技术减少整枝用工,降低劳动强度。
化学催熟:在适宜时期使用催熟剂,促进棉花集中吐絮,便于机械化采收。
4.机械化采收
推广机械化采摘技术,通过统一品种、集中种植,提高机械作业效率,降低人工采摘成本。
3.实施效果与意义
4.未来展望
规程的推广为黄河流域棉花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建议进一步加大技术推广力度,结合现代农业科技手段,如无人机喷洒、精准灌溉等,实现棉花种植的智能化和精准化,推动黄河流域棉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DB1304T4082022黄河流域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邯郸市).pdf
3.具体实施步骤与操作细节
(1)播种前准备
土地处理:在播种前,建议对土地进行深松或旋耕,深度一般控制在2025厘米,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底肥施用:对于含水量适宜的地块,推荐在整地时施用控释肥或复合肥,每亩施用量为4050公斤。如果土壤肥力较低,可增施有机肥200300公斤,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
种子处理: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精选和发芽率测试,确保种子质量。可使用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以增强种子的抗病能力和出苗率。
(2)播种与田间管理
播种方式:提倡使用精量播种技术,每穴播种23粒种子,播种深度以34厘米为宜。播种后及时覆土,并适当镇压以保墒。
化学调控:在棉花生长期间,可通过喷施缩节胺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棉花植株高度,减少整枝用工,同时促进棉花集中开花结铃。
病虫害防治: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结合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例如,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或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3)机械化采收
采收时间:在棉花达到适宜的吐絮率(一般不低于90%)时,即可进行机械化采收。采收前应清理田间杂草和杂物,确保机械作业顺畅。
采收机械选择:根据棉田规模和地形条件,选择合适的采棉机。对于大规模种植区域,可使用大型采棉机;而对于地形复杂的小块棉田,可选择小型或手扶式采棉机。
4.成本效益分析
轻简化栽培技术的实施,不仅降低了棉农的劳动强度,还显著减少了生产成本。以邯郸市为例,采用轻简化栽培技术的棉田,每亩用工成本降低了30%40%,肥料投入减少了20%,而棉花产量提高了10%15%。机械化采收的推广进一步降低了采摘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规程的实施为黄河流域棉花产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未来,建议进一步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并结合现代农业科技手段,如无人机监测、智能灌溉系统等,实现棉花种植的智能化和精准化。同时,加强对棉农的技术培训,提升其科学种植水平,为黄河流域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黄河流域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邯郸市)补充完善
1.背景与意义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之一,其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有较大比重。然而,传统棉花栽培模式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已难以适应当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为推动黄河流域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邯郸市农业科学院联合相关单位制定了《DB1304T4082022黄河流域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旨在通过简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棉花生产的轻便化、简捷化与高效化。
2.核心技术与关键点
(1)精准播种
规程强调采用精量播种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