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870-2019 水稻机械插秧配套技术规程 .docx
ICS65.020.20B22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870—2019代替DB51/T870-2009
水稻机械插秧配套技术规程
2019-08-22发布2019-09-01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51/T870—2019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栽培技术 1
II
DB51/T870—2019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51/T870—2009水稻机械插秧配套栽培技术规程》,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修改了术语与定义中的内容;
——修改了品种选择要求、秧块和秧苗、播种材料准备、播种期、播种量、种子处理、本田栽插与管理及收获等技术内容;
——新增了秧床制作、床土准备、播种、苗床管理等部分技术内容。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本标准由四川农业大学和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万军、周虹、陈勇、陶有凤、雷小龙、刘金丹、徐应杰、袁志刚。
1
DB51/T870—2019
水稻机械插秧配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四川水稻机械插秧配套栽培的育秧、栽插、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农艺操作技术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稻作区水稻的机插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55农业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GB/T15790稻瘟病测报调查规范
GB/T15791稻纹枯病测报调查规范
GB/T15792水稻二化螟测报调查规范
DB51/T328.3无农药污染水稻病虫综合防治(IPM)技术规程NY/T1534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要求
NY/T1635水稻工厂化(标准化)育秧设备试验方法NY/T2737.2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防治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日产量
单位土地面积上每天所生产的稻谷质量,即日产量为某品种单位面积产量与该品种全生育期天数的比值。
3.2
暗化催芽
播种后将秧盘放入透气黑暗条件下催芽至芽长1cm~2cm时再移至准备好的秧床。暗化空间内温度为25~32℃。
4栽培技术
4.1品种选择
2
DB51/T870—2019
选择适合机插、优质、日产量高、多抗的品种。前作为小麦、油菜等迟茬口稻田,宜选择生育期较短的水稻品种。
4.2育秧技术
4.2.1秧块和秧苗
秧块长(580±1)mm、宽(280±1)mm、土层厚2.0cm~2.5cm。秧块四角垂直方正,不缺边、缺角。秧苗均匀,成苗1.5~2.0株/cm2。根系盘结牢固,带土厚薄一致,形如毯状。
叶龄3~5叶,苗高12cm~20cm,茎基宽度0.15cm以上。叶挺色绿,单株白根6条以上。
4.2.2育秧方式
采用营养土育秧或泥浆育秧,选用标准的硬(软)盘培育秧苗。营养土育秧采用旱育秧床或湿润秧床。
4.2.3育秧材料准备4.2.3.1育秧盘
每公顷本田,备软(硬)盘300~360个。秧盘符合NY/T1534规定。底部渗水孔直径3mm~4mm,孔距15mm~35mm,孔数180~650个。优选孔数≥300个的多孔秧盘。
4.2.3.2覆盖材料
每公顷本田,拱膜覆盖准备2.0m幅宽农膜60m,其技术要求应符合GB4455。无纺布覆盖准备无纺布60m,要求无纺布幅宽≥1.6m,质量≥20g/m2。
4.2.4播种期
根据茬口、秧龄、品种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播种期。机插秧的秧龄一般为25d~35d。4.2.5播种量
种子千粒重20g~25g的水稻品种,每盘播干谷60g~75g;种子千粒重25g~30g,播75g~90g。
4.2.6种子处理
先晒种1d~2d,用水选法剔除不饱满种子。然后用杀菌剂等药剂浸种12h~24h,清水浸洗12h~
24h后晾晒至种子之间不粘连用于播种。
4.2.7秧床制作4.2.7.1旱育秧
秧床厢面净宽1.4m,厢沟宽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