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4107∕T 444-2020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4-15约6.67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20B05

DB4107

新乡市地方标准

DB4107/T444—2020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程

2020-08-12发布2020-08-17实施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07/T444—2020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新乡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大明、谢延臣、黄卫、王红灿、郭蕊、郑新娣、楚振嵩。本标准2020年8月12日制定发布。

DB4107/T444—2020

1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水稻机械化育插技术规程的技术要求、插秧机作业质量要求、插秧机田间作业技术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沿黄稻区或相似生态类型区水稻的机械化育插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4404.1粮食种子禾谷类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20864水稻插秧机技术条件

NY/T1000机动插秧机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3技术要求

3.1种子要求

3.1.1品种选择

选择通过国审、河南省审或引种成功的、生育期不超过160d的优质、抗逆、高产的粳稻品种,如新丰系列、黄金晴、新科稻31、新稻22等生育期相对短的为宜。

3.1.2种子质量

应符合GB4404.1中的常规水稻种子质量要求,即粳稻原种纯度≥99.9%、大田用种纯度≥99.0%,净度≥98.0%,发芽率≥85.0%,水分≤14.5%。

3.2苗床选择

3.2.1苗床选址

选择排灌方便、背风向阳、运秧方便的肥沃疏松的菜园地、耕作熟化、泥脚浅的地块作苗床。3.2.2苗床面积

秧田与大田比例约为1:80~110。

3.2.3苗床制作

DB4107/T444—2020

2

苗床四周开围沟,确保排水畅通。苗床床面宽约155cm,秧田沟宽25cm,沟深15cm,四周围沟宽

30cm,沟深20cm。苗床保持床面平整,高低一致,无凹陷,无杂物,上虚、下实、面平。

3.3物资准备

3.3.1育秧盘

每667㎡移栽大田备育秧盘约30个,规格选用30cm×60cm硬质育秧盘。底部渗水孔要求孔直径Φ3mm~Φ4mm,孔距25mm~40mm,排列整齐、均匀,破孔率不大于1.5%,通孔率不小于99.5%。育秧盘要求表面光滑无皱折、无扭曲、无残缺、无裂痕,边缘无毛刺,色泽一致,无明显白印及塑化不良。

3.3.2育秧基质

基质可选择透气好,质地松散,酸碱度适中(pH5~6),不易结块的水稻育苗专用基质。每盘秧苗基质用量约4L~5L,或按说明使用。

3.3.3无纺布

选择宽180cm、透气性良好的无纺布。

3.3.4种子处理

播种前,种子需经选种、晒种、脱芒、出芽率测定、药剂浸种、包衣、清洗等过程。

3.3.4.1选种、晒种:播前精选饱满整齐,发芽势强、发芽率高的种子,晴好天气晒种48h以上。

3.3.4.2药剂浸种:每1kg种子用10ml咪鲜胺30%溶液稀释100倍液浸种48h。

3.3.4.3包衣:每1kg种子用10ml精甲·咯菌腈悬浮剂稀释100倍液进行包衣处理。浸种和包衣双重处理预防水稻恶苗病。

3.3.4.4暗化催芽:根据当时气候温度,在前期浸种、催芽的基础上,实行播种后集中堆放,暗化催芽(30℃~35℃)48h左右,待芽出土1mm~2mm为宜。然后用清水洗种,而后把种子匀摊在阴暗通风处晾4h~6h,待种子水分适宜不粘手即可播种。

3.4播种

3.4.1适期播种

根据水稻机插秧时间确定播种时间,秧龄一般20d~35d,一般在5月上、中旬播种。

3.4.2播种要求

根据千粒重情况,每盘用种量约110g~150g。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提倡采用流水线播种一体机,一次完成装土、洒水、播种、覆土、叠盘。播种首先要调试机械,确定每盘播种量,秧盘底土厚度在2cm左右,覆土0.5cm左右,要求覆土均匀不露籽为宜,不能太厚。然后送入苗床,按照每床宽150cm整齐摆放,最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