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_T2322-2015_落叶松球蚜类防治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ICS65.020
DB22
B16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2322—2015
落叶松球蚜类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controllingwoollylarchaphidssprucegallaphids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2322—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师范大学、长春大学、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志明、王选遥、金红艳、史丽雯、高宇、韩玲凤、黄丽、刘金鑫、关昕馨、
田笑、姜帆。
I
DB22/T2322—2015
落叶松球蚜类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危害落叶松/云杉的球蚜发生程度划分、虫情调查、成灾指标和成灾调查以及防治技
本标准适用于危害落叶松/云杉球蚜分布区域及发生林分的防治。
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woollylarchaphidssprucegallaphids
为害红皮云杉Piceakoraiensis或鱼鳞云杉Piceajezoensis(以下简称云杉)枝、梢、幼干和落
叶松针叶的一类刺吸性害虫,包括落叶松球蚜、落叶松绿球蚜、落叶松红瘿球蚜和落叶松梢球蚜4种。
详见附录A。
4.1云杉新梢虫瘿率(当年虫瘿数/总枝梢数)
落叶松针叶上虫口密度(头/100枚)
1
DB22/T2322—2015
5虫情调查
5.1调查林分
落叶松/云杉苗木或中龄以下人工林。
5.2划分踏查块
可将相邻的寄主林分合并为一个踏查块,面积不超过200hm,进行统一编号。
2
5.3线路踏查
于6月中旬至6月下旬,在踏查块内选择一条对角线,采用机械设点法,选取100样株,查看云杉枝
梢上有无当年的虫瘿,落叶松枝梢上或针叶背面有无棉絮状覆盖的虫体,填写《落叶松球蚜类线路踏查
记录表》,见附录B中的表B.1。
5.4标准地调查
5.4.1
标准地设置
对有虫株率3%以上的踏查块实施标准地调查,以小班为单位设置1块标准地。标准地面积0.2hm,
2
其内树木不少于100株。
5.4.2调查方法
在标准地中按“Z”字形选取20样株。对落叶松样株调查:树冠分上下两层、阴阳两面依次轮换取
一样枝,统计枝梢上棉絮状虫数,再选100枚针叶,统计针叶上的棉絮状虫数,计算被害针叶虫口密度;
云杉样枝调查法:调查统计云杉当年新梢数和当年虫瘿数,计算新梢虫瘿率。将结果填入《落叶松球蚜
类标准地样株调查记录表》,见附录B中的表B.2。
6成灾指标
——落叶松梢虫口密度达到10头/梢以上;
——云杉枝梢当年虫瘿率达到10%以上。
营造针阔叶混交林。加强对林分的抚育管理,增强树木生长势,提高林分抗虫性。栽植的云杉和落
叶松之间应有500m以上距离。
注重保护天敌的措施。在林分抚育时,保留蜜源植物,为食蚜蝇、寄生蜂等天敌提供食源,也为捕
食性瓢甲、捕食性蝽、草蛉等提供栖境。
中度发生程度以下的云杉低矮林分及苗木,于虫瘿开裂之前人工剪除虫瘿,集中销毁。
2
DB22/T2322—2015
7.4
化学防治
7.4.1注意事项
中度发生程度以上的苗圃或林分,应采用对环境友好的其他药剂,药剂使用应符合NY/T1276的要
求。
7.4.2
防治方法
落叶松
7.4.2.1
于5月上中旬,用1.2%苦参碱·烟碱乳油800倍液~1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
50%啶虫咪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啶虫·毒乳油1500倍液~2000
倍液,喷雾防治。视防治效果可连用2次~3次。郁闭度0.7以上林分可施放杀虫烟剂。
7.4.2.2
云杉
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用10%吡虫啉800倍液~1000倍液,或25%涕百威800倍液~1000倍液,
或40%氧化乐果800倍液~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10d施药1次,连用2次~3次。
3
DB22/T2322—2015
AA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落叶松球蚜类资料
A.1
落叶松球蚜
A.1.1分类地位与寄主
隶半翅目Hemiptera,球蚜科Adelgidae,球蚜属Adelges,学名A.laricis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