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棚吊袋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4-21约4.9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CCS

DB6110

商洛市地方标准

DBFORMTEXT6110/TXXXX—2025

大棚吊袋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2025-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2025-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商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10/TFORMTEXTXXXX-2025

目次

TOC\o1-2\h\z\u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产地环境 2

5工艺流程 2

6菌种选择 2

7栽培基质 2

8制袋与培养 2

9大棚建设 3

10出耳管理 3

11病虫害防治 4

12采收与干制 4

13生产档案 4

附录A(资料性)黑木耳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表 5

附录B(资料性)常用消毒剂及使用方法 6

DB6110/TFORMTEXTXXXX-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商洛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商洛市植保植检站、商洛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商州区特色产业发展中心、商洛市丰鑫农业生态有限公司。

文件主要起草人:杨雪竹、文家富、王向东、郑小惠、瞿晓苍、杨瑛、李宝功、赵世垒、陆淑静、李鑫晗、成善霞、李慧玲、郭伟、丁娟、张崇荣。

本文件由商洛市植保植检站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商洛市植保植检站

电话:0914—2398922

地址:商洛市商州区团结路8号

邮编:726000

PAGE

PAGE10

DB6110/TFORMTEXTXXXX-2025

大棚吊袋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棚吊袋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的产地环境、工艺流程、菌种选择、栽培基质、制袋与培养、大棚建设、出耳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干制、生产档案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棚吊袋黑木耳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70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菌及其制品

GB19169黑木耳菌种

GB/T6192黑木耳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1935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吊袋栽培

将多个已刺孔且长满菌丝的菌袋串联起来挂在钢架大棚内生产黑木耳的立体设施栽培模式。

3.2代料栽培

利用杂木屑为主原料,经一定工艺制成栽培基质,代替传统原木的一种栽培食用菌的生产方式。

4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符合NY/T391、生产用水符合GB5749要求。

5工艺流程

配料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袋培养→刺孔管理→吊袋→出耳管理→采收干制。

6菌种选择

品种宜选用种性稳定、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并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菌种应从具有菌种生产资质的厂家购买,菌种质量应符合GB19169要求。推荐品种有黑威15、黑29、青优、青10、916等。

7栽培基质

7.1主辅料

主料应以阔叶硬杂木屑为主,搭配果枝木屑,粒径0.2-0.8厘米,木屑应新鲜、干燥、洁净、无虫、无螨、无霉变。辅料为麸皮、豆粕、石膏、石灰等。质量应符合NY/T1935要求。

7.2配方

配方1:杂木屑86%+麸皮10%+豆粕2%+石膏粉1%+石灰粉1,含水量60%—62%,PH值6.5—6.7。

配方2:果木屑50%+杂木屑40%+麸皮6%+豆粕2%+碳酸氢钙2%,含水量60—62%,PH值6.5—6.7。

8制袋与培养

8.1拌料装袋

选用15cm×35cm或17cm×35cm聚乙烯筒袋。按配方将主辅料充分搅拌均匀后装袋,拌料后4h—5h完成装料,料棒松紧适宜,每袋重1.3kg±0.025kg。

8.2灭菌接种

常压灭菌温度升至100℃,保持10h—12h;高压灭菌温度升至121℃,保持1.5h。灭菌结束后,趁热将菌袋移至冷却室冷却,待菌袋温度降至26℃以下接种。推广液体菌种全自动接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