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21 芦花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
2024四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1芦花鞋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2024四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1《芦花鞋》教学设计
2.教学年级和班级:四年级全体学生
3.授课时间:2024年3月10日星期五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篇充满温情和感动的文章——《芦花鞋》。让我们一起感受文中那位慈爱的奶奶,她那颗充满爱的心,是如何用芦花鞋诠释了浓浓的亲情。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今天的语文之旅吧!????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芦花鞋》体会人物情感。
2.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激发学生热爱家庭、感恩亲情的情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学情分析
在四年级这个阶段,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然而,由于学生个体差异,他们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存在以下特点:
1.知识层面: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较强,但对词语的运用和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在阅读理解方面,他们能够理解简单的故事情节,但对深层含义的把握还不够深入。
2.能力层面: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增强,但写作能力相对较弱,尤其在运用修辞手法和结构安排上存在不足。
3.素质层面:学生们对家庭和亲情有一定的认识,但感恩意识还有待加强。在传统文化方面,他们对芦花鞋等传统手工艺品的了解有限。
4.行为习惯: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分心。在阅读过程中,他们对课外书籍的阅读兴趣大于课本内容。
这些特点对课程学习产生以下影响: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
2.在阅读理解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在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培养上,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4.在情感教育方面,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
5.在课堂管理上,教师需关注学生的注意力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芦花鞋》课文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芦花鞋相关的图片、视频,以及描绘家乡风情的背景音乐。
3.教学工具:准备彩色粉笔、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课文内容。
4.教室布置:创建温馨的阅读环境,设置阅读角,提供舒适的阅读座位。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课前问候,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介绍课程主题,展示与芦花鞋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芦花鞋是什么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芦花鞋是一种传统手工艺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亲情故事。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芦花鞋》这篇课文,一起感受其中蕴含的深情厚谊。
2.新课讲授(用时15分钟)
-第一部分:分析课文结构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总结出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
-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文章的标题、段落划分和故事的主要角色。
-教师点评学生的答案,强调文章的结构特点。
-第二部分:体会人物情感
-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奶奶对孙女的爱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奶奶的慈爱和关怀。
-通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奶奶内心的情感。
-第三部分:品味语言特色
-教师讲解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举例说明。
-学生练习运用这些修辞手法进行仿写,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第一项:绘画活动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画笔描绘奶奶编织芦花鞋的情景,表达对亲情的理解。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点评和鼓励。
-第二项:角色扮演
-学生分组,分别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加深对人物情感的理解。
-教师观察并指导学生的表演,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三项:手工艺制作
-教师展示芦花鞋的制作过程,指导学生尝试制作简易的芦花鞋模型。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点评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4.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第一方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讨论:你从《芦花鞋》这篇课文中感受到了什么?
-举例回答:我感受到了奶奶对孙女的深深爱意,以及家乡的美好回忆。
-第二方面: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学生讨论: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哪些新的认识?
-举例回答:我了解到芦花鞋是我国的传统手工艺品,代表着家乡的历史和文化。
-第三方面:对亲情的感悟
-学生讨论:这篇文章让你想到了自己的亲人,他们给你留下了哪些美好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