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2025)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7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发布:2025-04-25约2.2万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单元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数学

实施年级

二年级

设计者姓名

设计者单位

课程标准模块

数与代数

单元名称

万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课时

7课时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整体教学

课标要求

素养要求:在万以内数的认识学习中,学生应发展数感,能直观感悟数的意义与大小关系;培养符号意识,理解并运用符号表示数和数的关系;锻炼运算能力,掌握相关口算与计算方法,形成初步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内容要求:在实际情境中感悟万以内数的意义,理解数位含义,明晰相邻计数单位进率;会用算盘表示多位数;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组成,能比较数的大小,了解近似数概念及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学业要求:能用数表示物体个数或顺序,准确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说出数位数值;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口算简单百以内加减法,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加减法;能结合情境用估算解决问题。

单元内容分析

单元内容简述

本单元是学生在认识百以内数的基础上,对更大数的系统学习,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阶段。教材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家电价格、物品数量等情境引入万以内数,借助计数器、算盘等直观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组成和读写方法。内容涵盖1000以内数、100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等。知识编排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数感和符号意识,使学生逐步建立数位概念,掌握数的运算方法。同时,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数学应用能力和思维水平,为后续学习更大数及运算奠定坚实基础。

单元内容框架图

主题学情分析

已有基础分析

学生已掌握百以内数的认识、读写及简单计算,能理解“十”“百”计数单位及进率关系,熟悉用计数器表示数。在生活中,通过购物、数数等活动积累了万以内数的初步感知,如商品价格、楼层数字等,具备一定数感与符号意识,可作为学习万以内数的认知基础。

思维障碍分析

万以内数数位增多、数值增大,学生易混淆数位含义,如将“千位”“百位”数值表述错误;对近似数概念及“四舍五入”规则理解困难,难以把握估算的精度与方法;整百、整千数计算中,进退位逻辑易出现混乱,影响计算准确性。

拟采用策略

利用计数器、算盘等直观教具演示数位变化,结合生活实例(如家电价格、班级人数)帮助学生理解数位意义;通过对比准确数与近似数,设计贴近生活的估算任务(如购物预算、物品数量估算),强化近似数概念;采用分步骤拆解计算过程、小组合作纠错等方式,突破整百、整千数计算难点,逐步提升学生数感与运算能力。

主题概述

单元大主题/大概念设定

单元大主题:新年家电采购记

单元大概念:万以内数概念拓展

单元大情境

临近新年,湘湘家打算为家里添置一些新家电,让生活更加便捷舒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家电的价格、数量等信息进行认识、比较和计算,从而解决一系列与万以内数相关的数学问题。

数字化学习

环境

情境视频播放、ppt展示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教材、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目标描述

1000以内数的认识:基于课标对数感和符号意识的要求,结合学生百以内数认知基础,通过计数器、小棒等直观操作,让学生理解“千”的计数单位,掌握1000以内数的读写与组成,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表示物体数量,培养数感。

认识算盘:依据教材对传统计算工具的学习要求,借助观察算盘实物、操作体验,引导学生认识算盘各部分名称及上、下珠表示的数值,学会在算盘上表示1000以内的数,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发展符号意识与数的表征能力。

10000以内数的认识:基于学生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结合生活中万以内数的应用场景,通过计数器、数位顺序表等,帮助学生理解“万”的计数单位,掌握10000以内数的读写与组成,增强数感,提升对较大数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根据课标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要求,联系生活中价格比较等实例,引导学生探索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并排序,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与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近似数:结合生活中估算需求与教材内容,通过对比准确数与近似数,引导学生理解近似数概念,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近似数,发展数感与应用意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基于数的运算课标要求与学生已有计算基础,通过购物总价、差价计算等情境,让学生掌握整百、整千数不进位、不退位及进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提高运算能力与数学应用意识。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依据课标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目标,结合购物预算、资源分配等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估算策略,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方法进行估算并解决问题,培养数感与模型意识,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三、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