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说.pptx

发布:2025-04-22约4.0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高一生物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手段课时安排教学反思教法学法教学设计说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内容。第四章共有3节内容,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主要说明细胞膜对物质的进出控制具有选择性,是选择透过性膜,为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膜的结构有关,于是进入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内容。而第二节内容又是解释第三节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基础。这三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由此可见,本节在第四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体现出了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一、教材分析:

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01这是一个很好的科学史教育素材,通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分析科学家的实验和结论,宛如亲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使学生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自然而然地接受流动镶嵌模型的理论。02让学生明白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到许多科学家的辛勤工作;科学家的观点并不全是真理,还必须通过实践验证;科学学说不是一成不变,需要不断修正、发展和完善;科学发展与技术有很大的关系,技术的进步可以更好地促进科学的发展。03本节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A在众多对细胞膜结构的假说中,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上目前人们普遍接受认同的,能较好地解释人们对细胞膜功能的认识。B学生必须展开想象力,在头脑中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结构,理解和掌握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要点,这对于更好的理解下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很重要的联系。C

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功能,知道了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特性,为进一步了解生物膜的结构特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1)、学生具有的知识: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2)、学生具备的技能:0102二、学情分析

掌握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特点。通过分析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知识目标:通过分析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发挥空间想象力,通过制作模型,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立体结构。技能目标:生物膜结构的研究是立足于生物膜所具有的功能特点上开展的,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辩证观点。正确认识科学价值观,理解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需要有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并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正确认识技术在科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情感目标:三、教学目标:

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01教学难点对科学探究过程的分析,如何体现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

生物膜的结构及特点。02教学重点

五、教法、学法(1)学案导学法:通过导学案清晰呈现生物膜的探究过程及思路,让学生通过学案自主探究,步步深入,构建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2)合作模型构建法:让学生根据科学家的实验现象自己来构建磷脂分子的排列方式、蛋白质与磷脂的组合方式,这样让学生不但形象、直观的了解了模型构建的过程、也让他们置身其中、探索奥妙并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六、教学工具、手段:多媒体教学:利通过多媒体课件有顺序和层次地介绍各个科学家的研究,增强了这些内容的立体感、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乐趣中学、在轻松中学。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问题呈现】1、某同学分别用三种材料做细胞膜:塑料袋、普通布和弹力布,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用哪种材料更适合于体现细胞膜的功能呢??教师:你还能想出更好的材料做细胞膜吗?要找到更好的材料,我们还需要对细胞膜的结构有更深的认识。2、组织自主探究P65—67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2)、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思考回顾:细胞膜的功能?【自主探究】完成学案P65—67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二、新课推进、精讲点拨学生活动?【分析点拨】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家的实验和结论,让学生加深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明白科学是需要不断修正、发展和完善的。(一)、生物膜成分探究阶段(二)、生物膜“单位膜”模型探究阶段(三)、生物膜静态模型探究阶段(四)、生物膜动态模型探究阶段【合作探究展示】1、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如何排布?小组合作建模?2、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又是如何排布的?小组合作建模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