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可控核聚变行业深度报告:未来理想终极能源,“政策-产业-资本”有望共振.docx

发布:2025-04-23约2.74万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正文目录

可控核聚变:未来理想终极能源 5

可控核聚变是人类未来理想终极能源 5

实现可控核聚变的主要路径及典型方案 6

托卡马克装置内部结构拆解:以ITER为例 8

技术奇点临近:当前已进入工程可行性验证阶段,Q值突破有望引爆商业化革命 12

国际:2050年为建成并投入运行DEMO的关键时间节点 12

国内:2030’s年建成CFEDR工程堆,2050’s年建成PFPP原型电站 18

私营企业:产业化进展降低行业门槛,私营企业陆续入场 22

评价聚变堆性能的指标:能量平衡、氚自持、可利用率、耐辐照能力 23

2031-2035年全球核聚变设备新增规模有望达万亿 24

产业链及价值量拆分:设备价值量占比较高 24

空间测算:2031-2035年全球可控核聚变设备新增规模有望达万亿 27

相关公司:前期重点关注受益ITER项目交付及国内新实验装置建设的核心设备供应商 27

联创光电:聚焦新型主业战略明确,激光超导两翼齐飞 29

国光电气:特种微波器件核心供应商,核工业设备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30

西部超导:国内唯一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企业,超导业务快速增长 31

永鼎股份:光通信+电力传输双主业驱动,超导材料布局未来 31

精达股份:电磁线领军企业,高端化带来市场新机遇 33

安泰科技:聚焦新材料核心主业,技术驱动高成长 34

风险提示 34

图表目录

图1:核聚变是两个小的原子核聚合一个较大的原子核时发生的反应 5

图2:核聚变与核裂变对比具有资源丰富、清洁绿色、安全高效等特点 5

图3:聚变三乘积是衡量核聚变反应效率和性能的关键指标 6

图4:实现磁约束、惯性约束有多种装置方案 7

图5:ITER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磁体、真空容器、等离子屏蔽包层等 8

图6:真空容器所在位置示意图 9

图7:真空容器内部包含如导流板、护墙板、第一壁结构等 9

图8:等离子屏蔽包层所在位置示意图 9

图9:偏滤器所在位置示意图 10

图10:偏滤器由穹顶板、内外靶板、抽气系统和冷却系统组成 10

图11:超导磁体系统超导磁体系统所在位置示意图 11

图12:托卡马克装置线圈主要包括CS、PF、TF线圈 11

图13:低温恒温器所在位置示意图 11

图14:低温恒温器主要由顶盖、上环体、下环体和基座这4大部分组成 11

图15:ITER参与方包括欧盟、中国、印度、日本、俄罗斯、韩国和美国 13

图16:ITER计划在2034年开始开展完整研究活动 14

图17:DIII-D在等离子体的边缘创造了能够耐更高密度和温度的“超级H模”聚变等离子体 15

图18:NIF是世界最大的激光器,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LLNL研制。 15

图19:JET创下了聚变能量69MJ的世界纪录 16

图20:WEST装置为ITER验证全钨偏滤器与主动冷却技术方案 17

图21:JT-60SA装置探索无感应电流驱动与稳态运行模式 18

图22:KSTAR开展等离子体高参数稳态运行研究 18

图23:我国可控核聚变计划2030’s年建成CFEDR工程堆,2050’s年建成原型电站 18

图24:环流三号在最新实验中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的参数水平 20

图25:东方超环成功实现超1亿摄氏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 20

图26: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正在加快建设 21

图27:CFS计划建造其第一座ARC聚变发电厂 23

图28:核聚变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中游设备及下游核电应用 25

图29:FIRE项目成本拆解:设备费用占比约55% 25

图30:ITER工程验证堆成本中设备费用占比86% 26

图31:DEMO商业示范堆成本中设备费用占比85% 26

图32:公司2018-2023年营收 29

图33:公司2018-2023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8% 29

图34:联创光电持有联创超导40%股权(截至2024Q3) 30

图35:公司2018-2023年营收CAGR为15% 30

图36:公司2018-2023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36% 30

图37:公司2018-2023年营收CAGR为31% 31

图38:公司2018-2023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41% 3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