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本章归纳总结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docx
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位置与坐标本章归纳总结教学设计(新版)北师大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位置与坐标本章归纳总结教学设计(新版)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1月15日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回顾并总结一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位置与坐标”的内容。这节课,我会带着大家一起梳理本章的重点知识,让我们的数学之旅更加精彩!??????
核心素养目标
在本章节的“位置与坐标”学习中,我们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和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通过理解坐标系统,学生能够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运用坐标表示点,学生能够提升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的能力;通过坐标计算,学生将练习和巩固数学运算的精确性和效率。这些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自信地应用数学知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①
①理解并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包括坐标轴、象限、原点等基本要素。
②学会利用坐标平面上的点与坐标之间的关系,能够正确表示和识别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2.教学难点,①
①理解坐标变换的概念,并能熟练进行坐标变换操作,如平移、旋转等,以及它们对点坐标的影响。
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坐标问题,并能够根据坐标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两点间的距离、确定图形的位置等。
②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数学知识和技能,如比例、相似、方程等,这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③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能难以准确作图,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提高作图技巧,这是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细致操作能力的一种考验。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图片、坐标点的动态演示视频,以及坐标变换的动画图表。
3.实验器材:准备白板或黑板、粉笔或马克笔,用于板书和绘图。
4.教室布置:布置教室环境,包括设置分组讨论区,并确保实验操作台或白板区域整洁,以便学生进行坐标作图练习。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还记得我们是如何用两个数来表示一个点的位置吗?没错,就是横坐标和纵坐标。那么,我们今天就要深入探讨一下这个坐标系统,看看它还能带给我们哪些惊喜。请大家拿出教材,翻到第三章“位置与坐标”的相关内容,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用时5分钟。
2.新课讲授
①理解坐标系的构成
详细内容:首先,我们要明确坐标系的基本构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有两个相互垂直的轴,通常称为x轴和y轴。x轴代表水平方向,y轴代表垂直方向。它们相交的点称为原点,坐标为(0,0)。每个象限内点的坐标都有其特点,比如第一象限的点横纵坐标都是正数,第二象限的点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以此类推。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这一点:比如点A的坐标是(2,3),那么它就在第一象限。用时10分钟。
②坐标变换
详细内容: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坐标变换。坐标变换包括平移、旋转和反射。比如,一个点在坐标系中向右平移3个单位,它的坐标就会增加3;如果向上平移2个单位,纵坐标就会增加2。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我们可以让学生理解坐标变换的原理。例如,如果点B的坐标是(1,1),那么它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新坐标就是(4,1)。用时10分钟。
③坐标计算
详细内容:最后,我们学习如何进行坐标计算。这包括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确定图形的位置等。比如,如果我们知道两个点的坐标,我们可以使用勾股定理来计算它们之间的距离。这里,我会给出几个计算题,让学生们动手计算,巩固所学知识。用时10分钟。
3.实践活动
①坐标点作图
详细内容:现在,请大家拿出纸和笔,在纸上画出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根据我给出的坐标,在坐标系中找到对应的点。比如,先画点(1,2),再画点(-3,4)。用时5分钟。
②坐标变换练习
详细内容:接下来,我们将进行坐标变换的练习。我会给出几个坐标变换的题目,请大家根据规则进行变换,并画出变换后的图形。例如,将点(2,3)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度。用时10分钟。
③实际问题解决
详细内容:现在,让我们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会给出几个与坐标相关的实际问题,比如计算两个城市之间的直线距离,或者确定一个图形在坐标系中的位置。请大家分组讨论,并尝试用坐标来解决问题。用时10分钟。
4.学生小组讨论
①如何表示一个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举例回答:可以通过给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来表示,例如,点P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