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足机器人运动控制原理与仿真实践教程 课件 第5章-四足机器人位置规划方法.pptx
;常见步态运动;四足机器人典型步态;(2)对角小跑步态(Trot)
对角小跑步态是一种处于对角线上两只脚同时运行的步态,将对角线上的两条腿看作一组。对角小跑步态相较于其他步态可以减少一定的能量损耗,而且躯干姿态角不会出现特别剧烈的变化,因此对角小跑步态是最常用于四足机器人的步态。对角小跑步态的占空比为0.5,左前,右前,右后,左后的相位差分别为0.5,0,0.5,0。;(3)溜蹄步态(Pace)
溜蹄步态将左右两侧四条腿看为两组,同侧腿作为一组相位差为0,异侧腿之间相位差为0.5。溜蹄步态相较于对角小跑步态,运动过程中有明显的单侧力使得四足机器人的起伏较大,稳定性低。因此,溜蹄步态在四足机器人中并不常用。;(4)跳跃步态(Bound)
跳跃步态将前侧两条腿和后侧两条腿分别看为两组,每一组的两条腿运动规律基本相同。跳跃步态存在四足腾空的现象,属于四足机器人的高动态运动步态,其前后起伏较大,因此其稳定性较差。;(5)四足跳跃步态(Pronk)
四足跳跃步态将四条腿看为一组,四条腿的运动规律基本一致,也属于四足机器人的高动态步态。;;步态轨迹设计;通过研究发现哺乳动物足端的轨迹基本都是圆滑的弧,将其分解为x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四足机器人步态轨迹规划;四足机器人步态轨迹规划;四足机器人步态轨迹控制;仿真模型构建;四足机器人步态程序解析;四足机器人步态程序解析;
四、思考与作业
4.1作业:
根据提供的仿真demo中trot步态,修改为pace、bound等步态,并通过躯干姿态稳定性、运动速度、足底力等进行步态特点分析。
4.2思考与探索:
本节机器人步态运动中仅有前后运动,自行探索如何实现机器人的自转运动。;足底力计算
R=Rotxyz(x,θ0)*Rotxyz(y,θ1)*Rotxyz(y,θ2)
ans=
?
[c1*c2-s1*s2,?????????0,???????c1*s2+c2*s1]
[c1*s0*s2+c2*s0*s1,???c0,??s0*s1*s2-c1*c2*s0]
[-c0*c1*s2-c0*c2*s1,??s0,??c0*c1*c2-c0*s1*s2]
实际足底力=R*[fxfyf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