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_T3193—2019_蛹虫草工厂化栽培技术规程_辽宁省.docx
DB21
ICS65.020.01
B3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193—2019
蛹虫草工厂化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ofCordycepsmilitaris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1/T3193-2018
前
言
本标准是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农业大学、辽宁天合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范文丽、李天来、须晖、舒黎黎、魏宝东、王奇颖、刘兴安、赵英明、辛广、
侯俊、李晓明、孙周平、刘义玲、刘在民。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
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024-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联络电话:024-2
DB21/T3193-2018
蛹虫草工厂化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工厂化栽培中产地环境、生产设施、工厂化栽培技术
流程、菌种生产、接种管理、环境控制、采收、烘干与存储等相关生产工艺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蛹虫草工厂化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86.24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稳定态二氧化氯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80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70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菌及其制品
GB/T12728食用菌术语
GB26366二氧化氯消毒剂卫生标准
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749绿色食品食用菌
3
4
GB/T1272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DB21/T3193-2018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环境空气应符合GB3095要求,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749要求。
5工厂化设施
宜采用大跨度彩钢保温栽培房进行工厂化生产,栽培房设计符合GB50073一般要求。外墙及
屋顶保温宜采用聚苯乙烯密度25kg/m,栽培房可采用“非”字形排列,方位南北通透,可每24m~
30m设置横过道,每间培养房容积(长×宽×高为5m×8m×6m)240m为宜,内墙可喷厚度5cm聚氨
3
3
酯保温材料,地面夯实后,铺一层5cm厚的泡沫板,再浇注10cm水泥砂浆,墙体地平线上30cm处每
个栽培房等距离开20cm×20cm通风口3个,每间栽培房开一扇1.5m×2.0m大门。
6
工厂化栽培技术流程
7
菌种生产
7.1菌种选择
栽培种选用国家或省级部门审(鉴、认)定或登记的蛹虫草品种,其它应符合NY/T1742要
母种的生产应符合NY/T528的规定,原种、栽培种采用液体培养基,培养基配方按DB21/T
3030要求进行。
7.2.1原种
按照原种培养基配方制备培养基,灭菌后,在无菌条件下从母种试管中取5块~6块0.5cm的菌
2
种块接种到2500mL的三角瓶中,装液量为容量的40%,20±2℃黑暗静置24h,然后振荡培养72h~
96h。
采用液体菌种平板检测法和显微镜检测法对菌种纯度进行检测,将符合标准的原种在无菌条件
下接入已灭菌发酵罐中,发酵罐装液量为总容量的80%。
进入发酵罐的净化空气系统通气压力为0.065Mpa~0.1Mpa,罐内压力为0.035Mpa~0.05Mpa,
4
DB21/T3193-2018
7.2.2.3观察与检测
每天经发酵罐视窗观察,菌液澄清透明,菌丝呈球形、片状和丝状均匀分布;出气口气体无异
味;每间隔24h从取样口取样进行杂菌检测,即将取样菌液在超净工作台上均匀涂布到平板中,分
别置于28±1℃和36±1℃培养箱中,培养8h~12h后显微镜检查杂菌。
7.2.2.4下罐
若显微镜观察无杂菌,则培养至72h,及时下罐,进行大生产接种。
8接种管理
8.1接种环境消毒
8.1.1消毒剂选择
消毒剂宜选用二氧化氯,质量符合GB26366、GB1886.248和GB/T20783的规定,其使用浓
度为0.1L/m。选用其它消毒剂种类及使用方法按NY/T2798.5执行。
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