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21_T3135-2019_菲律宾蛤仔浅海底播增殖技术规范_辽宁省.docx

发布:2025-04-19约1.3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150

DB21

B5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135—2019

菲律宾蛤仔浅海底播增殖

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heClam(Ruditapesphilippinarum)aquaculturein

shallowsea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1/T3136—2019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起草。

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港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石磊、张刚、李云峰、董颖、刘忠颖、李大成、陈仲。

本标准首次发布。

I

DB21/T3135—2019

菲律宾蛤仔浅海底播增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inarum)浅海底播增殖的海区条件、苗种放养、日

常管理和收获等。

本标准适用于菲律宾蛤仔浅海增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T5289-2004无公害食品菲律宾蛤仔养殖技术规范

SC/T2058-2014菲律宾蛤仔亲贝和苗种

3

海区条件

菲律宾蛤仔的养殖应选择远离污染源,潮流畅通,饵料丰富,水深1m~30m的浅海区域。

养殖用水应符合NY5052的规定。

4

在放苗前,用耙网反复清滩,清除海盘车、螺类等敌害生物。刚起捕蛤仔后的海域,滩面有机械捕

表1

不同苗种规格与放苗密度的关系

1

DB21/T3135—2019

苗种规格(个/kg)16000~2000012000~160008000~120004000~80002000~4000

放苗密度(个/m

2

2600~2800

2000~2600

1800~20001400~18001200~1400

4.4

苗种运输

当天采收,当天运输。以网袋或竹篓装苗,定量包装,分层摆放,不能挤压。长途运输应采用制冷

保温车,途中温度保持4℃左右,运输时间不超过48小时。运输过程注意通风、保湿、低温,防晒、防

雨淋。

4.5

投苗方法

放苗前使用卫星导航仪测量拟开展养殖的海区面积,设置标记,定点定量投放。投苗时,船只行驶

至设定区域内,在船舷处打开盛苗网袋,均匀投放蛤苗入海。

5

日常管理

蛤苗投放后,定期抽测蛤仔个体规格,检查成活率;定期用耙网清除敌害生物。监测溢油等污染物;

遇淤泥大量沉积,应立即采取船只拖曳耙网清理滩面,以松软底质、透气。养殖期间,认真做好生产记

录,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6

收获

起捕时,蛤仔规格应符合NY/T5289-2004的规定。起捕时间为3月初~11月末。采用双桨采蛤网采

捕,即在采蛤网前下方并列安装2台螺旋桨,靠螺旋桨搅起的水流将蛤冲起来,后面用网回收。第1次采

捕后间隔15d,再进行第2次,一般以此方式采捕3次~4次后可采净。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