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缺血性脑卒中的识别与诊疗措施.docx

发布:2025-04-17约小于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缺血性脑卒中的识别与诊疗措施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突然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其识别与诊疗措施具体如下:

一、识别

1.症状识别:突然出现的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意识障碍、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或失明、行走不稳等症状。

2.时间识别:发病后尽快就医,时间窗对治疗至关重要,一般认为在发病4.5小时内为最佳溶栓治疗时间。

3.危险因素识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吸烟、酗酒、肥胖等。

二、诊断

1.体格检查:观察患者意识、言语、运动、感觉、反射等神经系统体征。

2.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检查,以明确脑卒中类型、部位和范围。

3.血液检查:血常规、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等检查。

4.心电图:了解心脏状况,排查心脏病。

5.脑血管造影:了解脑血管病变情况。

三、治疗

1.急性期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扩容治疗、神经保护治疗等。

(1)溶栓治疗:发病4.5小时内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

(2)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3)抗凝治疗:肝素、华法林等。

(4)扩容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等。

(5)神经保护治疗:胞磷胆碱、脑苷脂类等。

2.恢复期治疗:主要包括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

(1)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康复、言语康复、心理康复等。

(2)药物治疗: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预防再次脑卒中。

(3)心理治疗: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克服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

四、预防

1.控制危险因素:保持血压、血糖、血脂在正常范围,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2.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并治疗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

3.药物预防: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