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13_T1488-2011_杏梅栽培技术规程_河北省.docx

发布:2025-04-20约7.77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01

B0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1488—2011

杏梅栽培技术规程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1488—2011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衡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阜城县林业局、阜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彦成、申雅丽。

I

DB13/T1488—2011

杏梅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杏梅生产的园地选择、苗木标准、栽植、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

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行政区域内的杏梅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8407.2—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长时间的大气变化,包含日照,气温,降水等。

为了降低风速、阻挡风沙而种植的防护林。

苗高

接口到顶部的高度。

3.5

1

DB13/T1488—2011

苗木基径

接口以上5cm处直径。

3.6

田间持水量

指在地下水较深和排水良好的土地上充分灌水或降水后,允许水分充分下渗,并防止蒸发,经过一

定时间,土壤剖面所能维持的较稳定的土壤水含量。

3.7

主枝

在果树上直接从中心主干(中心领导干)上分生出来的大枝。

3.8

侧枝

从主枝或副主枝上生长出的小枝。

3.9

刻芽

指在枝条芽的上方用刀横割,深达木质部。

3.10

短截

将一年生枝剪去一部分,保留一部分的修剪方法。

3.11

疏剪

将枝条从基部全部剪除叫疏剪。

缓放

回缩

又称回剪,是对多年生枝条的剪截。

拿枝

摘心

在生长期,摘除新稍最顶端的幼嫩部分叫摘心。

园地环境按NY5013—2006及GB/T18407.2—2001的规定执行,应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各种污

园地大气环境应符合GB3095—1996的规定。

2

DB13/T1488—2011

4.1.2园地灌溉水质质量

园地农田灌溉水质应达到GB5084—2005的标准。

4.1.3园地土壤环境质量

园地土壤环境应符合GB15618—1995的规定。

4.2

园地气候条件

适宜的年平均气温7℃-28℃,1月份平均气温-10℃,年降水量在500mm-900mm之间,年日照

时数不小于1100h。

4.3园地选择

园地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PH值在6-8之间,含盐量小于0.4%,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0.7%,

排水良好,没有污染的沙壤土或壤土,不能重茬。

5栽植

5.1防风林带

果园周围要根据需要设置防风林带,四行以上,乔灌结合,乔木以杨树为主,灌木以花椒、紫穗槐

为主。

栽植行向以南北行为宜,个别地块因地制宜。栽植密度根据园地的立地条件(包括气候、土壤和地

势等)、整形修剪方式和管理水平等而定,一般株行距为3m-4m×5m-6m。授粉品种金太阳杏,

主栽品种与授粉树比例为(5-8):1。

秋季落叶后至次年春季萌芽前均可以栽植,以秋栽为宜;存在冻害或干早抽条的地区,宜在春季土

按行株距挖深、宽各为0.8m-1m的定植沟,并将挖出的熟土(耕作层)与生土(下层土)分开

堆放。沟底填厚30cm左右的作物秸秆,挖出的表土(熟土)与足量有机肥、磷肥、钾肥混匀(每667m

2

料用量为腐熟有机肥2000kg-4000kg、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15kg),回填沟下层,生土填上层,

待填至低于地面20cm时,灌水浇透使土沉实,然后覆上一层表土保墒。

苗木根系新鲜,无劈裂,苗干直立无病虫害,苗高80cm-100cm,基径粗度0.8cm以上,侧根

数6条以上,侧根长15cm以上,整形带饱满芽6个以上,接口愈合良好。(具体参照附录A)

3

DB13/T1488—2011

5.4.2.2苗木处理

定植前要先剪去苗木的病虫根,修剪断折劈裂根、剪截过长根,然后用1%硫酸铜溶液浸5min后

再放到2%石灰液或3-5波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