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_T1396-2011_河北省夏玉米亩产75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_河北省.docx
ICS65.020.01
B0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1396—2011
河北省夏玉米亩产75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T1396—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农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彦宏、马峙英、李雁鸣、杜
吴金华。
雄、甄文超、张月辰、郑桂茹、李瑞奇、
I
DB13/T1396—2011
河北省夏玉米亩产75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河北省夏玉米亩产750kg产量水平的品种选用、种子处理、整地、播种、施肥、浇
水、病虫害防治、收获时期等配套技术规范。在正常气候年份,按照本标准实施,在相应类型区可实现
夏玉米亩产750kg产量水平。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山前平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的夏玉米生产,也适用于黑龙港地区热量资源和
土壤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1996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3术语与定义
指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4市沿京广线两侧的太行山山麓平原区。黑龙港热量资源和土壤
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指位于黑龙港流域的邯郸、邢台、衡水、沧州以及保定中南部土壤相对肥沃的部
分地区。
选用通过国家审定或河北省审定、适宜在上述类型区推广的丰产性能好、抗倒能力强、增产潜力大
的紧凑耐密型中熟品种,如浚单20、郑单958、丰玉4号等。
选择有机质含量10~15g/kg,全N0.8g/kg以上、碱解氮80mg/kg以上,速效磷20mg/kg左右,
速效钾大于80mg/kg的中等及以上肥力地块。
吐丝期叶面积指数5.5以上,收获期维持在3.0以上;全生育期总光合势23万m2·d/667m2左右,
1
DB13/T1396—2011
吐丝后光合势占全生育期的70%以上;群体干物质积累总量1400kg以上/667m2,吐丝后干物质积累
量不少于840kg/667m2,吐丝到收获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占全生育期的60%左右。
6.2产量结构指标
亩收获穗数不少于5000穗、穗粒数500粒左右、亩收获粒数250万粒以上,千粒重不低于320g。
7栽培技术
7.1种子质量
符合GB4404.1—1996的规定。
7.2种子筛选
进行种子筛选,选用饱满、整齐一致的包衣种子。
7.3前茬小麦秸秆处理
7.3.1小麦收获机械
采用带有秸秆粉碎和切抛装置的小麦联合收割机。
7.3.2小麦秸秆处理
小麦留茬高度不超过10cm,切碎后的麦秸在田间抛撒均匀。
7.4播种
小麦收获后秸秆还田,免耕直播夏玉米。采用60cm等行距或80/40cm宽窄行种植样式。播种机
作业速度≤4km/h,防止漏播,保证播种质量。有条件的可采用单粒点播机播种。
每666.7m2施氮(N)4~5kg、磷(P2O5)4~5kg、钾(K2O)2~3kg、硫酸锌1~1.5kg、
硫酸锰1~1.5kg,随播种一同施入,种子行与肥料行间隔5cm以上。播后浇蒙头水前每666.7m2
撒施K2O10kg。
玉米播种后出苗前,使用除草剂均匀喷洒地面进行“封闭”除草,或在玉米出苗后,采用苗后除草
剂均匀喷洒行间地面进行除草。
2
DB13/T1396—2011
7.6.1间苗、定苗
3片可见叶时间苗,5片~6片可见叶时定苗。定苗时留壮苗、匀苗、齐苗,去病苗、弱苗、小苗、
自交苗。缺苗时可就近留双株。
7.6.2留苗密度
紧凑耐密型品种留苗密度为5300~6000株/666.7m2。
7.6.3防治虫害
苗期注意防治地老虎、蓟马、黏虫、棉铃虫、瑞典蝇等虫害。
7.7穗期管理
7.7.1追穗肥
大喇叭口期每666.7m2追施纯N12~15kg。用小型中耕施肥机开沟深施,或结合灌溉、有效降
雨施用。
7.7.2防治病虫害
穗期注意防治褐斑病、叶斑病、茎腐病、玉米螟。
7.7.3防旱
大喇叭口期注意防止出现严重干旱,田间持水量低于60%时每666.7m2灌水40~60m3。
抽雄至吐丝期土壤干旱时应及时补充灌溉,田间持水量低于70%时每666.7m2灌水40m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