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花芸豆亩产25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doc

发布:2018-09-24约1.8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花芸豆亩产25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 1 基本条件 1.1 土壤条件:选土层深厚疏松、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熟地,总盐1克/公斤、有机质8克/公斤、碱解氮30毫克/公斤、速效磷8毫克/公斤、速效钾120豪克/公斤、PH8的壤土、沙壤土为宜。 1.2 前作以小麦、玉米为佳,忌重茬,不迎茬。 1.3 投肥标准:亩施有机肥2吨以上,化肥总用量37公斤,其中:尿素15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硫酸钾7公斤,同时叶面喷施含钼的叶面肥或微肥。 1.4产量结构 每亩保苗12800株,收获株数12000株,平均每株荚数12~20个,单株粒数38~45粒,百粒重55~71克。 1.5 农药使用限制指标 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当田间发生病虫害且达到防治指标时,应参照本规程的防治方法及时用药,交替用药,严禁超浓度用药。若病虫害发生较重或使用新农药时,应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用药,严禁盲目混用农药,严禁私自用药。 2 栽培技术措施 2.1播前准备 2.1.1 播前土地准备:前作收获后及时做好秋灌、秋翻、秋平,使土地达到待播状态。待播土地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 2.1.2 播前施肥:每亩施有机肥2吨或微生物复合肥20公斤以上。 2.2种子准备 2.2.1 种子精选:花芸豆属常规品种,应选留粒大、饱满、有光泽、无病虫危害、无破碎的籽粒作种子,以提高发芽势,提高品种的大粒遗传性。一般要求百粒重57g,即百克粒数175粒。 2.2.2 种子处理 每100公斤种子用立克秀有效成分2~3克(如有2%立克秀拌种剂,用100~150克),100公斤种子用水3公斤,倒入喷雾器内,在放入拌种剂(拌种剂中不能含有高毒、高残留农药),搅匀后喷拌种子,堆闷3~4小时后,摊开阴干即可播种。 2.3 播种 2.3.1 播期 我区一般在5月上中旬。 2.3.2 播种方式 小面积提倡人工点播,大面积提倡用气吸式播种机点播,行距50厘米或30+60宽窄行。人工点播穴距15厘米,每穴2~3粒,播深4~6里面,点种覆土后用脚轻踩镇压。气吸式点播机播深4~6厘米,每平方米下种10~12粒,播种机后带镇压器。 2.3.3 播种量 6~8公斤。 2.4 田间管理 2.4.1 查苗补种、轻蹲苗 田间种子一顶土时就进行查苗,如有缺苗20厘米以上应立即补种,补种前3~4天用温水泡种,种子露白后及时点种并补水。花芸豆苗期一般不浇水,而是实行轻蹲苗,以促进植物根系深扎,直到叶子中午表现缺水时再进行浇水。 2.4.2 中耕除草、追肥 2.4.2.1 中耕:花芸豆出苗显行后,应及时进行宽行中耕,疏松表土,提高地温,头遍中耕深度8~10厘米,间隔15天左右,进行第二遍中耕,深度14~16厘米,并及时定苗。定苗密度:每米7~8株;定苗原则:去弱留壮,去病留健。 2.4.2.2 开沟追肥:在盛花期结合开沟每亩用尿素10~15公斤追施于宽行中,追肥深度10~15厘米,距苗行10厘米,花芸豆鼓粒,灌浆中后期各进行一次叶面追肥,可以喷施氨基酸叶面肥等,也可喷施尿素或二铵等水溶液并配上适量的钼酸铵。 2.4.3 灌水 提倡沟灌,灌水原则是不缺水不灌水,特别是第一水,一旦幼苗表现缺水应及时灌水,第一水应灌足灌透,并保证之后不能使植株表现有旱象,但田间不能积水,后期应适当控水。 2.4.4 病虫草害防治 2.4.4.1 红蜘蛛控制在点片发生阶段,用专用杀螨剂(如阿维菌素、克螨特等)进行防治,一般用不同的杀螨剂防治2~3遍。 2.4.4.2细菌疫病是危害我区花芸豆生产的主要病害,应在加强田间管理的基础上,从苗期就积极进行预防,可用农用链霉素或代森铵或1:1:200的波尔多液进行喷雾防治。 2.4.4.3 菌核病中后期适当控水,降低田间湿度可减少发病,发病初期喷施40%的菌核净100~150克/亩或12.5%的速保剂可湿性粉剂16~48克/亩均有较好疗效。 2.5 及时收获 2.5.1 成熟标志 田间叶片大部分转黄,茎、荚基本变成黄色或黄褐色,豆粒变硬并呈现奶白色和咖啡色相间的固有色泽,这时即可开始收获。如果田间成熟度差,应该等到初霜后再收获,以便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点。 2.5.2 收获方法 采用人工拔起堆成小堆,用机械拉到晒场上,充分晒干或晾干后摊成10厘米厚度,用小四轮等机械带上拖斗或碾子碾轧,人工清场、扬场后即成为商品。天气干燥、田间湿度小,应尽量早晚去拔,也应早晚往回运,以减少损失;田间土壤硬度大,不易拔起时,可先灌水,再拔取收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