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_T985—2020_玉米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_天津市.docx
ICS65.020.99
DB12
B10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985—2020
玉米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heintegrationofwaterandfertilizerbyinternetofthings
inthecorn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
DB12/T985—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土壤肥料工作站、沈阳巍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育锁、文晓明、郭云峰、王振营、陈子学、张滈、董远、刘志杰、肖波、张
鑫。
I
DB12/T985—2020
玉米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1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系统、物联网系统和灌溉施肥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应用物联网技术实施玉米水肥精准管理。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50485-2009
CJ/T224-2012
JB/T7352-2010
JB/T9248-1999
JB/T10203-2000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电子远传水表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电磁阀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电磁流量计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远传压力表
3
NY/T2623-201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方便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NY/T2623-2014
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根据作物需求,对农田水分和养分进行综合调控和一体化管理,以水促肥、以肥调水,实现水肥耦
4
1
DB12/T985—2020
4.1
基本要求
应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干、支、毛管)和灌水器四个部分组成。系统设计、安装应符
合GB/T50485要求。
4.2
4.3
4.4
4.5
水源
井水、地表水均可。水质应符合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
首部枢纽
由水泵、施肥器、过滤器、控制阀和仪表等组成,具有动力加压、加肥、过滤、控制等作用。
施肥器
依据控制面积大小,一般可选用压差式施肥罐、文丘里施肥器、注肥泵、比例施肥器、施肥机等。
过滤器
地下水水源,一级过滤一般选用离心式和筛网式组合过滤,地表水水源,一级过滤器一般选用砂石
过滤和筛网式组合过滤,田间二级过滤可选用120目网式过滤器;过滤器尺寸根据管网总流量来确定。
4.6
输水管网
应按照GB/T50485-2009微灌工程技术规范布设输水管网干管、支管、毛管。干管采用塑料给水管,
支管和毛管采用聚乙烯管(PE),支管管径一般为32mm~50mm。毛管为滴灌带或滴灌管,管径一般为10mm~
16mm。主管可埋在地下,支管铺在地面,毛管铺设在畦面植株根部附近。
开启水泵,检查滴灌系统工作是否正常,若有漏水现象或其它问题应及时处理,逐级冲洗各级管道,
5
物联网系统一般由信息采集终端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组成。信息采集终端系统包括
墒情监测终端。数据传输系统包括采集控制模块、存储传输模块,采用有线或无线的数据传输方式。自
动控制系统包括设备压力感知及控制电磁阀等。
利用传感器自动采集土壤含水量、温度和电导率,以及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降雨量等
要素,应每小时上传一次数据。
2
DB12/T985—2020
每500亩宜设置1个土壤墒情监测站点和1个农田小气候监测站点,站点应建立在灌溉控制区域具有
代表性的地块,墒情监测站点应符合SL364-2006土壤墒情监测规范。
5.3
数据传输系统
传输方式
5.3.1
系统可通过ZigBee、WiFi等短距离无线传输方式进行传感器与采集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
GPRS、网桥、光纤等远距离传输方式。
5.3.2
系统组成
传输系统由采集、传输、存储模块等组成。
5.4
自动控制系统
5.4.1
控制平台
控制平台作为物联网系统监测终端与控制终端的中枢管理系统。根据土壤参数、作物系数设定灌溉
控制参数。
5.4.2
灌溉首部设备
灌溉首部应安装电磁阀、电磁流量计、电子远传水表、压力表等。设备选型应符JB/T7352-2010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电磁阀、JB/T9248-1999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电磁流量、CJ/T224-2012电子远传
水表、JB/T10203-2000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远传压力表等相关标准。
田间控制终端接受来自控制平台的指令,来开启或关闭田间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