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漫游电的世界 2 生活离不开电》(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docx
《第1课漫游电的世界2生活离不开电》(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1课漫游电的世界2生活离不开电》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五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6日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对电的认识和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学生将通过实验探究电的原理,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等科学思维;通过生活实例,增强学生对电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电的产生与传播
学生需要理解电流的形成和流动原理,通过实验观察电流的路径和效果,掌握电路的基本构成。
-重点二:家用电器的安全使用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家用电器的电路特点,学习如何正确连接和使用电器,避免触电事故。
-重点三: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需要识别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器,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并思考电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教学难点
-难点一:电路的连接方式
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区别,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不同效果。
-细节: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比较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灯泡亮度的变化。
-难点二: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学生可能难以理解电压对电流大小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细节: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电压变化对电流大小的影响,并学会使用电压表。
-难点三:触电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学生可能对触电的危害认识不足,对防护措施的理解不够深入。
-细节: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触电的危害,并学习如何安全使用电器和进行触电急救。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
1.学生实验套件:包括电池、导线、灯泡、开关、电压表、电流表等。
2.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屏幕。
3.家用电器的实物或模型,如电灯、电视、洗衣机等。
-课程平台:
1.课堂互动平台:用于展示实验步骤和结果。
2.在线学习资源库:提供相关视频教程和补充资料。
-信息化资源:
1.电子课件:包含课程内容、实验步骤和图片说明。
2.科学实验软件:模拟电路实验,辅助学生理解电路原理。
-教学手段:
1.演示法:通过教师的实际操作演示电路连接和实验步骤。
2.实验法: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3.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触电防护措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电的世界,探索电的奥秘。你们在生活中都接触过哪些用电的物品呢?)
(学生:电灯、电视、手机、电脑、洗衣机……)
(教师:很好,电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那么,电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如何传播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漫游电的世界2生活离不开电》。)
二、新课导入
(教师:首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电的产生和传播。)(播放视频)
(教师:同学们,通过视频,我们了解了电的产生和传播过程。下面,我们就来亲自实验,探究电的原理。)
三、实验探究
1.串联电路实验
(教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串联电路的实验。请每位同学拿出实验套件,按照步骤连接电路。)
(学生:按照老师指导,连接串联电路。)
(教师:现在,打开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
(学生:观察灯泡亮度。)
(教师:大家发现灯泡亮度如何?)
(学生:灯泡亮度一致。)
(教师:这是因为电流在串联电路中是相等的。现在,我们将其中一个灯泡取下,再观察灯泡的亮度。)
(学生:观察灯泡亮度。)
(教师:大家发现灯泡亮度有何变化?)
(学生:灯泡亮度变暗。)
(教师:这是因为电流减小了。)
2.并联电路实验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做并联电路实验。请每位同学按照步骤连接并联电路。)
(学生:按照老师指导,连接并联电路。)
(教师:现在,打开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
(学生:观察灯泡亮度。)
(教师:大家发现灯泡亮度如何?)
(学生:灯泡亮度一致。)
(教师:这是因为并联电路中,每个灯泡都有独立的电流通路。)
3.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电压表和电流表。下面,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它们的使用方法。)
(学生:认真听讲。)
(教师:电压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在使用时,要注意正负极的连接。)
四、生活实例分析
(教师:电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下面,我们来分析几个生活中的实例。)
1.电灯的工作原理
(教师:电灯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