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近期我国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的原因及建议.docx

发布:2025-04-18约9.34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近期我国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的原因及建议

2024年以来,我国国债特别是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出现快速下行,一度创下历史新低,引发市场广泛关注。2025年1月,人民银行宣布“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再次引发各界对国债收益率走势及债券市场运行的关注1。

一、2024年以来国债收益率出现快速下行

2024年我国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2.56%下行至12月底的1.68%。整体来看,2024年我国国债收益率走势大体分为如下阶段(图1):

图1:不同期限国债收益率变化()

3.5

3.0

2.5

2.0

1.5

1.0

0.5

2023-01 2023-05 2023-09 2024-01 2024-05 2024-09 2025-01

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1年 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5年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7年 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10年

资料来源:Wind

1中国人民银行原新闻发言人、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近期长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较快,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人民银行加强了宏观审慎管理,多次提示风险,强化市场监管,并且在一级市场发行较少的时间段,暂停在二级市场买入操作,转而使用其他工具投放流动性,这样能够避免影响投资者的配置需要,加剧供需矛盾和市场波动,目的就是希望市场能够行稳致远。

第一阶段:年初至4月底。受2023年末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影响,市场普遍预期

2024年年初有望降息,债市或将走牛,投资机构同步加大对债券资产配置。加之2024年年初政府债券供给速度偏慢,市场“资产荒”行情发酵,驱动国债收益率走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2.56%下行至2月的2.35%左右。3月份,受监管部门指导、地产“小阳春”、汇率变动等多空因素综合影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先围绕2.3%横盘整理。在国债供给偏慢、宽松预期催化带动下继续缓慢下行至4月中下旬的2.23%附近。但4月份监管部门先后三次提示警惕债券市场风险,长债利率出现阶段性上行,

4月末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回升至2.35%左右。

第二阶段:4月底至9月中旬。在监管部门多次发声关注长债风险后,国债收益率略有反弹,加之特别国债启动发行、地产政策同步加码,主要期限国债收益率走势有所趋稳,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围绕2.30%左右继续横盘调整。但2024年二季度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预期开始扩散,加之权益市场表现疲弱导致资金持续涌向债券市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再次下行至6月末的2.23%左右。7月份,监管部门创设隔夜逆回购工具强化流动性管理,国债收益率走势趋稳。但受超预期降息等因素影响,国债收益率再次进入下行通道。8月份,国债买卖正式开启,预期偏弱加之流动性整体充裕,市场投资机构对赌货币政策将持续发力,国债收益率再次进入下行通道,9月中下旬一度跌破2.1%。

第三阶段:9月底至10月末。9月24日,人民银行宣布降准降息、调降存量房贷利率、新设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市发展等多项政策。9月26日,政治局会议召开,有力提振市场信心,投资者预期迅速转暖,权益市场迎来大涨,债券市场应声调整。9月底至10月上旬,债市出现阶段性赎回,特别是信用债出现较大规模卖出,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回升至2.25%左右。10月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快落地,但9月经济数据显示总需求仍相对疲弱,国债收益率向上动力不足。在赎回潮平息后,债券市场再次进入盘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1%-2.2%窄区间震荡运行。

第四阶段:11月初-12月末。11月中上旬,美国大选、美联储降息等先后落地,但对债市影响较小,国债收益率延续震荡下行。四季度,巨量特殊再融资债启动发行,

实际招标结果较好,供给高峰对流动性影响不大,加之临近年底不少投资机构出于稳定业绩需要,开始频频做多推升债市价格,市场做多氛围浓厚,10年期国债收益率随之下探至2.0%附近。12月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货币政策基调转向“适度宽松”,进一步点燃债市做多情绪。监管部门虽然再次表态关注长债利率风险,但国债收益率仍然继续下行。12月下旬,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破1%,为2009年来首次。值得关注的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于2025年年初一度跌破1.60%,创历史新低。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国债收益率长期呈下行态势,但2024年国债收益率下行速度明显加快。此轮国债收益率下行有两个特点:一是各期限收益率联动下行,短中长期均出现同步、持续下降。二是国债收益率降幅大幅超过政策利率。截至2024年末,10

年期国债收益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