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微课的教学设计与实现 .pdf
交互式微课的教学设计与实现
作者:单瑛遐夏丽雯李辉熠
来源:《东方教育》2018年第23期
摘要:互联网时代,微课已经众人周知。本文通过对微课现状的分析,认为交互式微课将
是未来微课发展的一个趋势,进而归纳了交互式微课的概念和特点,并强调教学设计对交互式
微课的重要性,提出了交互式微课的教学设计模型,提供了实现方法,希望能为今后的交互式
微课设计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交互式微课;教学设计;互联网+
近年来,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它们貌似悄无声息,实则迅猛
异常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驱动了社会变革,也产生了一个新的时代——互联网时代,而一个
新的概念——“互联网+”也深刻影响了各个传统行业,比如教育行业。各种基于网络的教学应
用模式与网络学习资源层出不穷,例如:翻转课堂、微课、慕课、公开课等等,其中以微课最
为人熟知。
一、微课的现状
微课是一种网络视频课程,其视频短小、内容精准,适合互联网传播,学生可以利用网络
和智能手机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微课制作完成后可以反复观看,内容针对性强,学生可以根据
需要选择观看,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一次性、普及性和大众化的缺陷。因此,越来越多的老师都
在积极地探索其技术和应用。尤其从2012年起,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和教育部
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开始推动面向全国高校和中小学的微课比赛,各地各级学校积极响应,组织
老师进行微课相关的培训,鼓励老师参加微课比赛。不少行业协会/学会、教育企业也在积极
推动微课的建设与应用,使得微课的发展迅速,微课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例如:根据教学
方法,可分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
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根据教学进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
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按照微课制作方式,可分为实景拍摄式、动画制作式、屏幕录
制式和交互式,等等。可以说微课已经成为信息化教学的一种主流形式。
但是,微课在实际教学中却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虽然在国内举办了各种培训大会,以
及相关比赛,但我们更多地是在公共媒体、网站、大赛中看到了它的样貌,却很少在实际的教
学过程中使用它。究其原因,一是微课制作有难度,费时费力,靠老师的个人力量,很难完成
一门课的微课制作,导致不做;二是许多老师盲目追求新技术,与实际脱离,忽视了真正的授
课目的,以至于微课不实用、不好用,导致不用;三是微课是针对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进行讲
解或演示,相当于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内容,并不能体现完整的课堂教学活动,如果每位老师
设计制作的微课不是成体系的,都只是为了比赛或辅助自己的课堂教学而制作的单个微课,那
微课就真成“碎片”了,难以实现推广和共享使用。因此,微课虽然能实现碎片化学习,但不能
是独立存在的“碎片”,多个微课视频应该形成一个整体,应该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组合,
形成个性化的微课程,这就需要加入交互功能,实现交互式微课。这样才能打破传统的课程资
源结构,有效实现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课程资源的可用性。
由此可见,交互式微课才能满足老师和学生的真正需求,实现因材施教。因此,交互式微
课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将是未来微课发展的一个趋势。
二、交互式微课的特点
在众多微课的定义中,胡铁生老师提出的定义更符合实际教学情况。他指出微课又名微型
课程,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包含与
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及“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
从而形成一个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教学应用环境。[1]
根据课程论思想,微课需要與学习单元、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等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
整的微课程。
而交互式微课,就是具有交互功能的微课,就是要体现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互
动。在微课中嵌入试题、测验、问答等交互式组件,让学生可以直接和内容进行互动,并及时
进行评测,促进知识内化,实现教、学、评三者的有机结合,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切片
精细、教学过程完整并有交互性等特点。目前交互式微课主要采用HTML5技术构建,很多在
线教育企业都在致力于交互式微课的平台开发和课程研发。
三、交互式微课的教学设计
交互式微课的“交互性”设计主要从教学设计和媒体设计两个维度进行。媒体设计是用多种
媒体技术实现的,本文不作阐述。教学设计是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