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三维趣味设计 7 各色花瓶传文明》教学设计.docx
闽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三维趣味设计7各色花瓶传文明》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闽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三维趣味设计7各色花瓶传文明》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五年级全体学生
3.授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能力。学生将通过学习花瓶的三维设计,提高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审美情趣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通过了解花瓶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掌握三维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运用软件绘制各色花瓶的立体图形。
②理解并运用比例、对称等设计原则,创作出美观且具有创意的花瓶设计。
③学习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体现文化传承与创新。
2.教学难点,
①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理解三维图形的构建过程。
②复杂设计元素的组合与调整,确保花瓶设计既美观又实用。
③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完成从平面到立体的转换,实现设计意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拥有闽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花瓶设计相关的图片、视频,以及三维设计软件的操作指南。
3.实验器材:准备电脑设备,确保每台电脑都安装了适合的三维设计软件。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实验操作台,以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各种花瓶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花瓶的来历吗?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学生分享自己对花瓶的了解,教师简要介绍花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各色花瓶传文明》。
二、新课讲授
(1)教师演示三维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界面认识、工具使用、视图调整等。
-教师打开软件,展示界面布局和功能区域。
-教师演示如何选择和运用各种设计工具,如矩形、圆形、线条等。
-教师指导学生调整视图,以便更好地观察和修改设计。
(2)教师讲解比例、对称等设计原则,引导学生创作美观的花瓶设计。
-教师展示比例和对称在花瓶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例,总结比例和对称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比例和对称原则进行设计,学生跟随操作。
(3)教师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体现文化传承与创新。
-教师展示一些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的成功案例。
-教师分析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教师示范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花瓶设计,学生跟随操作。
三、课堂实践
(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花瓶设计主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确定一个花瓶设计主题。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三维设计软件进行设计,注意比例、对称等原则。
(2)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成果,教师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其他同学和教师给予评价。
-教师针对每个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课堂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三维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和设计原则。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如何运用三维设计软件进行花瓶设计?”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
(2)教师强调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关注传统文化。
-教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关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下节课分享。
-教师布置作业:“请大家课后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花瓶,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学生领取作业,准备下节课的分享。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花瓶的历史文化:介绍不同朝代花瓶的特点和风格,如唐三彩、宋瓷、明清时期的陶瓷花瓶等。
-三维设计软件的应用:探讨三维设计软件在艺术创作、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花瓶设计风格对比: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花瓶设计风格的特点,如中国、日本、西方等。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收集花瓶的相关资料,了解不同历史时期花瓶的设计特点,增强文化素养。
-引导学生研究三维设计软件的更多功能,提高设计技巧和创意能力。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艺术展览,亲身感受花瓶的艺术魅力,激发创作灵感。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艺术活动,展示自己的花瓶设计作品,提高实践能力。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如《中国陶瓷艺术》、《三维设计入门与提高》等,拓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