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选择.pptx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选择本次讲解将深入分析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策略,包括保守治疗与手术干预的适应症、时机和效果比较。我们将从多角度探讨如何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作者:
急性胰腺炎概述定义与分类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的急性炎症反应。分为轻症和重症两大类,重症可导致器官衰竭。发病率与死亡率我国年发病率约为40/10万,重症胰腺炎死亡率可达30%。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病因胆道疾病和酒精滥用是两大主要病因,其次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药物因素。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典型症状和体征持续性上腹部剧痛是最主要表现,常向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发热、腹胀。体格检查可见腹部压痛、反跳痛,重症患者可出现Grey-Turner征和Cullen征。轻度与重度胰腺炎的区别轻度:无器官功能衰竭,局部或系统性并发症少。重度:出现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48小时),伴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重度患者可迅速发展为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危重状态。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方法实验室检查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升高(正常值3倍以上)是诊断的重要依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检查辅助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影像学检查增强CT是首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并评估严重程度。MRI对胆道病变敏感度高,B超简便易行可作为初筛。诊断标准符合以下三条中任意两条即可诊断:典型腹痛,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升高,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评估评分系统评估时间主要参数临床意义Ranson评分入院时及48小时11项指标≥3分为重症APACHEII24小时内12项生理指标≥8分为重症BISAP评分入院24小时内5项指标≥3分为重症修订亚特兰大分类动态评估器官功能、局部并发症分为轻、中、重度
治疗原则概述个体化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类型和患者整体状况制定方案多学科综合治疗消化科、重症医学科、外科、影像科等团队协作早期保守治疗为主80%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痊愈,避免不必要手术干预
保守治疗的基本措施禁食水和胃肠减压早期减少胰腺分泌,降低自身消化。轻症患者禁食时间应不超过3-5天。胃肠减压适用于持续呕吐和腹胀患者。疼痛管理疼痛是主要症状,应积极控制。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重症患者可考虑硬膜外镇痛。液体复苏早期积极补液是核心治疗措施。首选晶体液,推荐速率5-10ml/kg/h。复苏目标:尿量0.5ml/kg/h,心率120次/分。
营养支持早期(48小时)评估营养状况,制定营养计划。轻度患者可短期禁食。中期(48-72小时)轻度胰腺炎可尝试流质饮食。重度患者开始肠内营养支持。后期(72小时)肠内营养耐受不佳者考虑肠外营养。联合应用提高营养支持效果。
抗生素使用预防性使用的争议无感染证据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推荐预防性应用可能增加耐药菌风险感染时的抗生素选择碳青霉烯类或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为首选应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方案抗真菌药物的应用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可考虑抗真菌治疗确诊真菌感染应及时使用抗真菌药物
其他药物治疗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等蛋白酶抑制剂可减轻炎症反应。临床效果仍有争议,不建议常规使用。生长抑素及类似物奥曲肽抑制胰液分泌,可用于减轻早期症状。推荐持续静脉泵入给药。抗炎药物选择性抗炎药可减轻全身炎症反应。联合激素治疗在特定患者中可能有益。
器官功能支持呼吸支持监测血氧饱和度,保持氧合。ARDS患者需机械通气,维持肺泡开放。俯卧位通气可改善重症患者氧合。循环支持液体复苏是基础措施。休克患者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平均动脉压≥65mmHg,确保组织灌注。肾功能支持避免肾毒性药物。严密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急性肾损伤患者及时开始肾脏替代治疗。
并发症的保守处理并发症类型处理原则注意事项腹腔积液观察为主,大量可穿刺引流避免感染,定期复查影像假性囊肿小于6cm可自行吸收症状明显或6cm需引流胰腺坏死无感染先保守治疗密切监测感染征象胰瘘保守治疗为主持续大量引流考虑干预
特殊类型胰腺炎的保守治疗24h胆源性胰腺炎重症需在24小时内行ERCP取石。轻症可择期手术处理胆道病变。1000mg/L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血甘油三酯1000mg/L时需胰岛素和肝素联合治疗。重症可考虑血浆置换。72h妊娠期胰腺炎治疗同普通胰腺炎,但药物选择注意胎儿安全。严重者72小时后评估终止妊娠。
保守治疗的疗效评估临床症状改善腹痛减轻,发热消退,全身情况好转实验室指标变化淀粉酶、脂肪酶下降,炎症指标恢复正常影像学检查结果胰腺炎症减轻,局部并发症改善或稳定器官功能恢复循环、呼吸、肾功能等改善或恢复正常
保守治疗失败的表现保守治疗失败主要表现为持续器官功能衰竭、感染性并发症和局部并发症进展。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循环衰竭和脓毒症表现。
手术治疗的适应症胆道梗阻胆道结石、狭窄导致持续性梗阻。胆道减压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