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型(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docx
土木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14学科级别:一级
一学科简介及研究方向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下设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六个二级学科。
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科2003年获得桥梁与隧道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土木工程学科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批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十一五”、“十二五”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现为长沙理工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17年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全国前10%~20%)。
本学科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拥有一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
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就开展结构可靠度理论、大型桥梁施工控制理论、岩土工程施工灾变与控制、桥梁结构静力行为与新技术新工艺、混凝土及砌体结构理论与技术等研究,且从未中断。在多年的研究中,十分注重基础理论与重大工程应用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标准编制相结合。
十余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省部级奖数十项,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岩土及建筑等工程领域中。
序号
研究方向
1
岩土工程
2
结构工程
3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4
桥梁工程
5
隧道工程
6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知识扎实,能在土木工程领域内独立从事研究、应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较好地掌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备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和翻译土木工程领域的外文专业文献资料。
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培养方式
1.研究生的培养实行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重点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导师负责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并组成以研究生指导教师为组长的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
2.导师或指导小组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并对课程学习、学术活动、选题报告、学位论文等环节的要求和进度予以指导和检查。
四学制与学分
1.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2.第一学年内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学位论文研究、撰写及答辩的时间要求不少于1年。学习成绩和科研情况表现特别优秀的学术型硕士生,可申请半年或一年提前毕业。
3.最低学分要求
总学分
课程总学分(30学分)
必修培养环节学分
(6学分)
学位论文学分(34学分)
学位基础课
选修
课程
教学
科研实践
学术活动
开题
报告
学位论文
公共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程
学科前沿课程
70
6
10
1
13
2
2
2
34
五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
时间
备注
学位基础课
公
共
基
础
课
G121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Ⅱ
必修6学分
G1211002
自然辨证法概论(理工类必修)
1
Ⅰ
G1311001
综合英语
2
Ⅰ
G1311002
学术英语
1
Ⅱ
学科前沿课程
X0211008
土木工程学科与行业前沿
1
Ⅰ
必修1学分
学科基础课程
G1011001
矩阵论
3
Ⅰ
至少选10学分
G1011005
数学物理方程
2
Ⅰ
G1011002
数理统计
2
Ⅰ
G1011003
数值分析
3
Ⅰ
G1011006
随机过程
2
Ⅰ
G1011004
最优化方法
2
Ⅰ
X0211009
有限元理论与方法
3
II
X0211010
结构动力学
2
I
选修
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
X0212016
弹塑性力学
3
I
至少选13学分
X0212012
复合材料力学
2
II
X0212013
工程软件与应用
1
II
X0212017
高等土力学
2
II
X0212018
高等岩体力学
2
I
X0212019
复合地基理论与实践
2
I
X0212020
岩土工程数值分析
2
II
X0212021
现代岩土工程技术
2
II
X0212022
现代隧道工程技术
2
II
X0212023
城市轨道工程理论与技术
2
II
X0212024
工程结构非线性分析
2
II
X0212025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