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2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新课程教学大纲.docx
《机械设计基础2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010015
设计周数:2
授课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近机械类、非机类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2”课程的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是学生入学以来第一次综合设计能力的训练,在学生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课程设计这一实践环节,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加深理解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查阅技术资料、绘制工程图和应用计算机等能力,特别是加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具体要求
按照一个简单机械系统的功能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拟定机械系统的运动方案,并对其中的某些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或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设计任务。要求绘制适量图纸并撰写设计说明书。具体要求包括:
1、课程设计内容应以完整的机械系统(包括原动机和传动系统)为设计对象,也可选作其他机械装置,但工作量应相当;(对应本科生毕业要求:1.1、1.2、3.1、3.2、3.3)
2、设计过程应包括:方案讨论,传动系统设计,原动机选择,结构设计,完成一般机械设计的全过程训练;(对应本科生毕业要求:1.1、1.2、3.1、3.2、3.3)
3、设计图纸应符合国家标准,尺寸公差标注正确,技术要求完整合理;(对应本科生毕业要求:3.1、3.2、3.3)
4、鼓励创新思维;提倡广泛查阅资料;强调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或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规定的
课程设计要求(对应本科生毕业要求:3.1、3.2、3.3、12.1)
三、课程设计主要内容
1、设计主要题目
1)皮带运输机传动装置(2-1)
2)皮带运输机传动装置(2-2)
3)皮带运输机传动装置(2-3)
4)其他包含连接、传动和轴系的机械装置(鼓励创新,鼓励开拓与授课专业特点相结合的题目)
2、设计内容
系统总体方案的分析讨论和制定;
选择电动机,分配传动比,计算各轴运动和动力参数;
传动零件的工作能力设计计算,确定主要零件的主要参数或尺寸;
机械装置的装配图结构设计;
机械装置的零件图结构设计
编写设计说明书;
3、课程设计进行方式
1)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分阶段完成。
2)系统总体方案的分析讨论和制定分组完成。
3)每个学生独立或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后续设计任务;
4)答辩。
5)确定成绩。
4、课程设计应完成并提交的设计成果
1)机械装置设计装配图1张,装配图为计算机绘制;
2)零件图1张;
3)设计说明书1份。
注:创新设计题目可按照题目要求提交设计成果。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以答辩的方式进行最终的成绩评定。通过答辩使学生能全面、系统地掌握设计知识及技能,进一步弄清未考虑周全的问题,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成绩按百分制评定。成绩包括设计水平(结构的合理性、视图表达情况、图面质量、计算分析的正确性等)和答辩情况两部分,并以第一部分为主。无原则性错误,符合设计任务书的基本要求,视图规范整洁,计算说明正确,书写工整,能正确回答答辩中的问题,可评为90分以上。如出现不符合设计任务书规定要求,未完成规定工作量,视图不能正确表达设计思想、错误较多,计算说明错误严重,答辩结果很差等情况,原则上应为不及格。其余情况可根据上述标准由指导教师酌情决定。
五、参考资料
1、《机械设计基础》(少学时)第5版,天津大学李秀珍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天津大学周开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课程设计指导书及图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