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课件】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与零件教研室)
2000年10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基础。本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应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应着重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掌握常用机构的基本原理、运动特性和机构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和设计基本机构的能力,并对机械运动方案的确定有一定的了解;
2、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选用和设计计算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 设计简单机械及普通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3、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资料的能力;
4、能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并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教学基本内容
机械设计基础的主要内容。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和原则。
平面机构的机构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其它常用机构。
机构运动方案的选择。
机械调速,刚性回转件的平衡。
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机械零件常用材料及选用原则。机械零价工艺性和标准化。
联接件设计:螺纹联接、键、花键联接等。
传动件设计: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螺旋传动等。
轴系零、部件设计:轴、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
其它零部件设计:弹簧、减速器等。
传动系统方案分析和设计。
2、教学基本要求
⑴ 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
机械设计的一般知识。
机械和机械零件的主要类型、性能、特点、应用、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标准和结构工艺性。
摩擦、磨损、润滑和密封的一般知识。
⑵ 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运动特性。
机械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运动特性。
机械动力学的基本原理、防震、减振的途径。
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应力状态、失效形式等。
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准则:强度、刚度、耐磨、寿命、热平衡等。
简化计算、当量法、试算法等。
改善载荷和应力分布不均匀的方法,提高零件疲劳强度的措施,改善摩擦学性能的途径。
⑶ 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
绘制机构简图,零部件的设计计算及工作图的绘制,查阅技术资料,编写技术文件等。
三、习题课、课外习题、设计作业
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安排习题课、课外习题和设计作业。
每个学生应完成1~2个设计作业,每个作业约10~20学时(课外)。
每个作业的份量一般为装配图一张,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学生必须独立、按时完成课外习题和设计作业。
习题和作业完成情况应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四、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基本知识,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已学的有关课程的基本知识。通过简单的机械传动设计,培养学生独立设计能力,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学会查阅技术资料,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1、课程设计的题目
课程设计的题目应能满足教学要求,符合生产实际,建议采用能包括课程大部分内容的部件,如减速器或简单机械传动装置。
2、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程设计的内容应包括传动装置的全部设计计算和结构设计,具体要求如下:
(a)设计准备
阅读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工作条件、内容和步骤;通过对减速器的拆装和观看减速器制造录像片了解设计对象;阅读有关资料,明确课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初步拟定设计计划。
(b)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根据任务书中所给参数和工作要求,分析和选定传动装置的总体方案;计算功率并选择电动机;确定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计算各轴的转速、转矩和功率;绘制传动装置方案简图。
(c)各级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各传动零件的主要参数和尺寸,一般包括带传动、联轴器、齿轮传动(或蜗杆蜗轮传动)等。一般应先计算箱外传动件,后计算箱内传动件。
(d)减速器装配工作图的结构设计及绘制
分析和选定减速器的结构方案,绘制装配草图;校核轴、键和联轴器的强度及滚动轴承寿命;进行轴系、箱体及其附件的结构设计。箱体附件一般应包括窥视孔、油标、排油孔及其螺塞、起吊装置等。草图完成后,应进行检查并修改。标注必要的尺寸和公差配合,写出减速器特性、技术要求和零件序号,编写零件明细表及标题栏。
(e)零件工作图的设计和绘制
绘制零件工作图,尺寸和公差标注及技术要求应完整,绘制齿轮零件工作图应有齿轮公差表。
(f)完成减速器装配图
(g)整理、编写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应包括文字叙述、设计计算和必要的简图,在说明书每页的右侧应单独写明有关计算结果和简短结论,如:“m=3”、“满足强度要求”等。
(h)设计总结和答辩
课程设计集中在两~三周内完成。设计完成后应进行总结答辩,成绩应单独评定。
显示全部